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市

市委书记:曹 震
    市委副书记:赵培星 孙洪志 张玉田 李秉德
    市人大主任:孙洪志
    市人大副主任:张玉林 刘璞元 岳彩荣 杨国才
    
    
    
     丁长本
    市政协主席:程延芳
    市政协副主席:侯永信 赵国斌 王世翠 林盛中
    市 长:赵培星,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72年入党。历任黑龙江大学教员、黑龙江省委机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兰西县委书记、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共黑河地委副书记、黑河地区行署专员、中共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市长:孙作舟(常务)徐福和(城建、政法)张廷富(工交)高俊阳(农业、农村)黄鸿雁(科技)
    
    
    张永刚(经贸)乔玉泉(文教)
    【概况】 1993年,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62260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农业连续夺得第R个丰收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工业发展后劲日趋增强。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25个,新增产值1049万元;完成重点技改项目12个,新增产值1320万元;工业销售收入明显增加,预算内工业扭亏为盈。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北黑铁路扩能改造、黑大公路宝泉至黑河段升级、黑河热电厂二期扩建和付地营子铜矿、盘肠沟煤矿建设已经开工。市场繁荣活跃,城乡市场已发展到122处,比上年增加4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76255万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支平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35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7%;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各项贷款余额4515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
    ——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各项改革成效显著。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制度为主的农村改革逐步深入。国有工业企业产权改革正在推进,已在25个企业中进行试点,并初见成效。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边境贸易持续发展,完成进出口总额5.8亿瑞郎,比上年增长15.1%。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成果,批准境内“三资”项目34项,比上年增加7项,合同金额51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已实施10项;批准境外合资合作项目40项,比上年增加22项,合同金额3753万瑞郎,比上年增长84%,已实施8项;批准实施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项目51项,输出劳务人员1894人,比上年增长23%。黑河口岸进出口货运量54.3万吨,入出境人员74.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0.4%和26%。与俄方交换旅游团组2792个、人员11.1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17%;民间互市贸易双方参贸人数达到54276人次,商品成交额达到18600万元,纯收入593万元。招商引资和外资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国内横向联合进一步扩大。仅黑河市区就接待1530个团组,达7351人次,签订协议项目247项、协议资金45.57亿元,落实投资项目127项、落实资金3.17亿元,到位资金6100万元。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继续推进,开工建设23项,完成投资7414万元,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六通一平”工程进展顺利,大黑河岛水源、通江路已投入使用,大黑河岛公路桥已经开工;标准厂房、保税仓库、商贸大厦、边贸大厦等一批较大工程正在建设中。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迈出新步伐。全市共落实星火计划14项,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31项,组织落实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项。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取得新成果。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成学校9所,校舍砖瓦化率已达95%,危房率下降到0.5%。文化事业和文艺创作日益繁荣。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和大赛中获奖;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已发展到900处;新闻、广播、电视等事业都有了新发展,市级有线电视台正在筹建。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乡镇计划免疫通过了省级验收,市中医院被确定为全省3家示范中医院之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内、国内和世界速度滑冰、田径、射击等项目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7枚,银牌13枚、铜牌6枚。民族、侨务工作得到加强,成功地举办了鄂伦春族定居40周年庆典活动。全市涌现出一批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黑河口岸被评为全国“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黑河跨入了省级“双拥”模范城行列。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破案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的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安全工作取得成效,各类事故有所下降,森林防火实现了第二个“三连冠”。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立案查处行政违纪案件127起,结案125起,占98.4%;查处大要案32起,占立案总数的25.2%。清理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特别是解决乱收费问题取得初步成效,清理出超标准、超范围、不合理收费251项,不合理收费1157.6万元,按有关政策进行了处理和纠正。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268元,比上年增长18.7%;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增长18%,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增长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黑河市财政收人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 1993年,黑河市继续坚持实施财政预算“保盘子工程”,积极培植地方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大力组织收入,狠抓增收节支,确保重点支出,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实现财政收入335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7%,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财政收支连续实现第7个平衡年。1993年黑河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其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各主要项目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工商税收增幅最高。全市工商税收完成24235万元,比上年增长32.4%;二是县(市)普遍超额完成了收入预算任务,口岸城市优势明显。地处边境的孙吴、逊克和市本级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1.3%、32.6%、89.3%;三是财政支出持续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证。1993年全市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35.6%;农业、科技、教育、公检法司等重点项目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5%、49.4%、15.9%和21%。
    【边境开放城市基本建设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 1993年,黑河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紧紧抓住黑河进一步开放的大好机遇,积极探索边境开放城市建设的新路子,特别是通过出台实施城市综合开发、城市公益事业建设有偿使用等一系列吸引外资参与城市建设的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初步形成了建设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使开放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全市在建工程项目达464项,施工面积为167.8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4.976万元,重点工程项目均达到形象过度。其中黑河市区在建工程项目263项,施工面积达120.9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3.09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56.6%和71.3%。工程质量明显提高,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优良品率达35%,创省、市优质工程50项。建设规模仅次于哈尔滨市,名列全省第二,位居全国沿边开放城市之首。
    【黑河市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评比中获得“五连冠”】 1993年,黑河市计划生育工作又取得了新成绩,完成了与省政府签订的第一档次人口目标管理责任状,实现了“五连冠”。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外多孩率分别控制在11.19‰、7.09‰和0.29%,计划生育率达到96.1%。其中,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 71个千分点和3.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2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在黑河成功举行】 由联合国发展支援与管理服务部和黑龙江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2月13日至17日在黑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日本、韩国、吉尔吉斯坦、老挝、蒙古、俄罗斯、泰国、土库曼斯坦、美国、越南等14个国家的专家。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特区办、外交部、中信国际研究所、北京大学和省委政研室、省计委、省体改委、省经贸委、省外办、省经研中心、省政府研究室、哈尔滨海关、省社科院、哈工大、黑龙江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联合国发管部办公厅副主任赖尚龙先生致开幕词,副省长王宗璋和黑河市委书记曹震分别致词。省人大主任孙维本作了《实施局部突破战略是推进东北亚跨国经济合作的现实选择》的研讨发言。黑河市市长赵培星就辟建中国黑河一一俄罗斯阿穆尔跨国自由经济贸易区的重要性、综合条件、基本框架和发展前景及推进情况作了专题发言。
    会上,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辟建中国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跨国自由经贸区问题集中进行了广泛地研讨和咨询,并取得共识:一致认为辟建跨国经济特区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融入国际经济,有利于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一致希望把黑河——阿穆尔跨国自由经济贸易区作为一个专题研究,以便将其经验与各国分享。 (万良才 张奎志 杜 伟 向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