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县
县委书记:张中元
县人大主任:李德发
县政协主席:陈铁壁
县 长:张清杰 1952年生,大学文化。1970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德都县农牧渔业局副局长、经委副主任、乡镇企业局局长,黑河地委农工部副部长、行署农委副主任,孙吴县政府副县长、代县长、县长。
副县长:王安全 负责常务
副县长:克 文 负责财贸
副县长:常玉鹏 负责工交
副县长:陈政权 负责农林
副县长:夏宝山 负责口岸、城建
【概况】 1993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4243万元,增长11%;财政收入1868.5万元,增长41.3%;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2382万元,增长16.4%。农村人均收入1329元,增长25.6%。
工业 全县地方口径工业完成总产值5902万元,与上年持平;产品销售收入实现5734万元,增长8.1%;上缴税金525.2万元,增长5.8%;利润亏损140万元,减亏43.7%。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3353万元。
农业 粮豆薯总产达72137吨,亩产134公斤,农业总收入8964万元,是历史上第5个丰收年。生猪存栏24276头,比上年增长9.7%;大牲畜年饲养量14566头,比上年增长8%。其中黄牛增长57.1%。乡镇企业跨越发展,新增乡镇企业65户,从业人员5398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总产值、总收入、上缴税金分虽比上年增长43.6%、39%、44.1%。农业综合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水利工程、农机工程、林业、渔业、副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财贸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144万元,比上年增长20%。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已发展到1579户,增长23.6%,上缴税金已占县财政收入的1/5。市场建设成绩突出,以封闭农贸市场、水果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土特山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一批市场相继开业,年市场成交额1026万元,比去年增长52.1%,其中土特山产品批发市场是黑河市唯一的一家。农副产品收购有较大增长,收购总额2000多万元,其中大豆49000吨,木耳100吨,蕨菜70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文教 全县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项,新产品开发5项,推广科技成果3项,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豆超早熟基地建设被列为省开发项目。全县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明显加强,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职工培训面达20%。先后建立了职业技术培训基地2处,德育教育基地5处,全年办班300个,受训达6800余人次。全县总人口81044人,自然增长率10‰,出生率13‰,计划生育率96.4%,连续3年在黑河市兑现第一档责任状。卫生、防疫、社会保障事业进步也比较大。
社会治安 全县认真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强化专群防治组织,开展了依法治村和“二五”普法教育活动,社会治安良好,秩序稳定,全县刑事犯罪发案率下降37.8%,破案率达76.5%。
【边境贸易不断发展】 随着6月6日孙吴县一类口岸获批和8月2日对俄及独联体各国边贸直接经营权的恢复,全县边贸事业和口岸建设飞速发展,到年末全县共成立边贸公司198家,与俄罗斯等独联体5个国家、12个市、州、区的150多家企业建立了经贸关系,并在俄罗斯设立办事处、代办处11个。1993年边贸签约额达1.71亿瑞郎,是上年的1.37倍,实现进出口总额970万瑞郎,是上年的1.74倍。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建成综合码头1座、粮食、煤炭、木材、石油专用码头4座,货物上吞吐能力达30万吨,并于9月22日实现首次过货。查验部门的办公、生活设施已经破土兴建,1994年有望开关,这将进一步促进孙吴县边贸事业的发展。
【孙吴县机构改革深人进行】 乡镇机构改革顺利结束,全县12个乡镇全部取消了助理员制,实行了股室制,分设党委办、政府办、乡企经济管理委员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财税所。分流出1/3人员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县直粮食局、商业局、县社、物资局等专业管理局成立了总公司,逐步与财政脱钩,向经济实体过渡,全县流通企业的“四放开”和“国有民营”改革全部完成,并不断完善。工业企业产权改革在试点工作已完成基础上正在全面铺开。 (孙吴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