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兴安岭地区

地委书记:赵向东
    副书记:王汉忠 张振华 林荣凯
    人大工委主任:李春贺 张 举
    副主任:曲俊峰 陈松元
    政协工委主任:周向民
    副主任:庞荣志 马占奎
    专 员:赵志强(满族),1939年8月生,大学文化。曾任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计划科副科长、科长、副局长、局长;大兴安岭林管局副局长;1993年12月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
    副专员:朱玉桥(行署、林管局常务)刘静一(文教、体育、卫生) 刘世常(农业、乡企、工交) 刘文汉(护林防火)
    【概况】 大兴安岭地区以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区人民在地委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全面实施“避危兴林”战略,战胜火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夺取了“5.6”火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胜利,完成了抢采抢运烧死木的任务,实现了恢复森林资源的阶段性目标,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发展,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林业施业区划,探索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的新途径,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1993年,大兴安岭地区认真落实全区的12件大事,巩固发展了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好形势。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在资金、运输、电力制约比较严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经济建设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增长5.9%。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1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6.1%,总产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营林产值实现1.2亿元,完成人工更新造林4.4万公顷,总产苗量达4.7亿株。森林防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又获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511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实现2.2亿元,增长4.7%。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成效。林产工业实现产值2.2亿元;多种经营实现产值1.4亿元,增长33%;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增长26.1%;地方工业实现产值2.7亿元,增长19.1%。主要工业产品的产值、效益和市场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年生产木材38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8%;全年生产黄金42656两,黄金企业利用调价政策,促进了效益的提高。原煤产量达47.2吨,增长25.3%;发电量完成29320万千瓦小时,增长8.8%。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没得到强化,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了卧都河大桥,实现了公路通省;通讯设施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林业施业区划调整工作进展顺利,投入新区开发资金3099万元,新增木材生产能力10万立方米。认真抓了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4亿元。在工业生产平稳运行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全区183户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累积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2.0亿元,增长3.28%;实现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63%;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4亿元,增长27.3%;林业实现利润2.47亿元,增长42%。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有工业企业以转换经济机制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细则》,企业的14项经营自主权正在逐步落实。营林的拨改贷购、木材生产商品化改革、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始起步,危困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优势产业企业集团有新的发展,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中外合资企业总数已达8户。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商业、粮食和企业福利行业积极参与了市场竞争。个体、私营经济比上年增长14.3%,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发挥沿边优势,累积投入1036万元,进行和完成了漠河口岸主体工程建设,漠河——加格达奇口岸已经开通。争取到了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外贸进出口总额689万元,边贸进出口总额达701万瑞士法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快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步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区科技投入达1346亿元,获直接经济效益2846万元。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全区教育投入达8163万元,增长27.9%,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了木材生产流通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5‰。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卫生、医药、体育、文化艺术、报纸、广播影视以及民族、民政、信访、侨务、外事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反腐败斗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开始见到成效,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有所进展,政府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黄淑芝 蒲 林)
    【护林防火工作取得好成绩】 1993年,大兴安岭地区护林防火工作在春秋“两防”到来之前,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解决防火工作中一些实质性的问题。逐级召开防火会议,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落实防火责任。全区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129次,共有11109人参加,签订防火责任状2500余份。加强宣传教育,狠抓火源管理工作。清除非法入山人员3669人,拆除违法作业点74个,处理违纪人员1020人,有效地控制了人为火的发生。在坚持冬烧林内采伐剩余物的基础上,全区还累积打烧防火线6036公里,是建区以来打烧防火线最多的一年。秋防,林管局专项投资40万元,用于多火灾的东南部地区近4000公里的防火线打烧战役。加强领导,强化扑火指挥系统。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做为头等大事来抓。
    1993年,大兴安岭地区山火次数、森林受害面积、林地过火率等均低于省下达的限制指标,取得了优异成绩。
    【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1993年,大兴安岭地区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发展全区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全区已有地区边贸、地区外贸、漠河边贸、呼玛边贸等4家企业,并以委托代理的形式,创办了112家边贸企业,从业人员达1249人,注册资金9000万元。
    为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升级,筹资进行漠河口岸基础建设。经过紧张施工,漠河口岸于9月1日正式开关,其过货能力为10万吨,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呼玛口岸也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并已开工兴建,预计在1994年7月1日正式开通。
    为提高对外开放能力,1993年在大连举办了经贸洽谈会,与中外客商共签订11项、2.88亿元的意向性协议和一些实质性的经贸合同。一些客商陆续来大兴安岭地区洽谈、投资办厂。此外,大兴安岭地区还在大连、深圳、海南、上海、北京等地办起了经贸公司,为内引、南联发挥了积极作用。
    【计划生育工作获得成效】 大兴安岭地区从1980年到1993年第三季度末,大约少出生13万人口,并且连续四年完成与省政府签订的计生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定的各项指标,受到上级的好评。10多年来,该区一直把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避危兴林的重要措施,严抓不懈,并纳入了经营承包合同,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考核评比。在全区上下建立健全了计生监督、服务网络,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人口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至1993年间就少出生13万人,为国家节约扶养费就达30余亿人民币,缓解了人口增长快给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住房等多方面的压力。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该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已开始转向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上来,全区各地协调宣传、卫生、教育等部门,搞综合行动,实施有效办法,强化了优生优育宣传和具体服务手段。
    【林管局提前完成全年木材生产任务】 1993年12月20日,大兴安岭林管局完成木材产量389万立方米,提前11天完成全年木材生产计划。
    1993年,在木材生产中,各林业局认真落实林管局冬运木材生产会议精神,加强生产组织领导,做好生产调控,使生产各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为充分利用冬运木材生产有利时机,各局坚持抓好冬运生产组织管理,首先完成好冬运生产准备作业,主管生产领导与有关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解决生产矛盾,生产调度部门加强指挥,疏通生产环节,保证生产工序衔接,使全管局首季木材生产达到年计划的60.6%,争得了全年生产的主动。同时,各生产单位坚持抓好安全与伐区质量,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使木材生产伤亡事故比上年同期下降13.3%。十八站林业局做到边生产边清林,还抽调机关后勤人员义务清林,使清林及时跟上了采伐。
    冬运生产耗电量大,为解决用电不足的矛盾,林管局、电业局和各林业局密切协调,加强了用电高峰期间调负节电工作。这对保证木材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