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土地资源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折合454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境内有南北两大山区,东西两大平原。中低山、丘陵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7%,台地漫岗占14%,平原占39%,耕地、林地、可垦荒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水域居第5位。
    耕地:全省耕地面积927.5万公倾。其中1994年新增加2.2万公顷。我省人均耕地0.24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0.08公顷的3倍。耕地是黑龙江省的优势资源,其特点:1、相对集中连片,集中分布在我省三江、松嫩两大平原,占全省耕地的80%;2、土地质量肥沃,是肥力较高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土壤,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有机质和养份含量比我国其他省份高2至5倍,土壤结构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3、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坡度在5度以下。虽然我省土壤条件较好,但是我省处于高纬度地带,每年只能生产一茬作物,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
    林地:全省林地面积2285.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有林地1666.7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老爷岭两大山区。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森林覆被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都居全国首位。
    牧草地:全省牧草地406.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是我国十个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尤以松嫩平原最为集中,约占60%左右。
    园地:全省园地面积7.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2%。主要为果园、桑园和药材园等。
    水域:全省水域面积193.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其中包括水库、水利工程用地、滩涂和苇地。
    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全省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面积133.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
    交通用地:全省交通用地面积4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其中包括铁路、公路及农村道路等。
    未利用土地:全省未利用土地面积572.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其中可开垦的12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山区。 (陈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