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综述
1994年,我省宣传工作积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理论支持,新闻、出版、理论、文艺等各条战线整体推进,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联系实际,学习理论,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着力解决解放思想与发展经济的关系问题。为了把全省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省委关于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上来,理论教育部门通过抓指导、抓引导、抓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教育活动,先后总结推广了齐齐哈尔、绥化地区和黑河市等17个单位的典型经验。一年来,各市地举办副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研讨班137期,轮训干部8600人次,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宣传工作更加自觉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若干意见》、《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管理的暂行规定》,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任务的落实、重点项目的实施、重大活动的开展,先后组织了多次经济宣传的重点战役。为了把全省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省委工作思路上来,先后研究制定了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意见,并指导各新闻单位开展了声势较大的重振龙江雄风新闻宣传活动。仅省委宣传部,就撰写并发表系列言论、评论、调查报告48篇,较为集中地形成了经济宣传的良好氛围。
以弘扬“三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着力解决爱国主义教育与我省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同我省实际结合起来,由过去偏重于说教式、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引导式和自我教育。总结推广了佳木斯市开展“五心”教育活动的经验,并召开了现场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组织新闻单位开展了“大庆人谈大庆精神”、“北大荒人谈北大荒精神”的专题系列报道,先后宣传了王艳春、马永顺、于明祥等先进典型。加强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苏宁烈士纪念馆等15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营建和利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在基层建设、基础建设和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在全国国防知识竞赛中,我省荣获一等奖,取得总分第5名,并获全国国防知识竞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以抓“五个一工程”为重点,大力抓好精神产品的生产,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我省成立了“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推进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狠抓了创作和生产,繁荣和发展了“黑土文化”。1993年我省有四部作品在中宣部获奖,省委宣传部连续两年获优秀组织奖。在近两年来全国最大评奖活动中,我省获奖的作品达200余件,先后摘取了文华奖、梅花奖、飞天奖等国家级大奖。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评剧《毛泽东在1960》、龙江剧《木兰传奇》、电视连续剧《北方往事》都受到好评。在一手抓繁荣的同时,一手抓文化市场整顿。先后三次清理整顿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全省共取缔违法书刊、音像网点192个,收缴违禁图书52045册,清缴色情淫秽色像图片131405张,收缴非法录音带9005盒,录像带4322盘,并对责任者依法进行了处理,维护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让世界了解龙江,让龙江走向世界”为目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使内宣和外宣并举,形成合力。全省各宣传工作部门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大活动,先后6次在国外召开新闻发布会,交流了反映黑龙江经济、文化、旅游优势的画册、录像带、录音带等大量外宣品,充分利用洽谈会、冰雪节、筹办亚冬会等重大活动,邀请国内外新闻记者到我省采访撰稿。省委宣传部为了加大外宣力度,成立了重点报道组,先后在中央和海外报刊发表文章30篇,图片61幅,其中介绍我省边境贸易和开发黑龙江“黄金水道”的大型系列报道,先后被《今日中国》和中新社刊发,以英、法、德、西班牙和阿拉伯5种外文版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在国外产生较大影响。
不断提高宣传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面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工作难做缺信心、经商诱惑不安心、机构改革不定心、生活清贫不称心”的现状,在1993年开展树立“坚定、奋进、求实、奉献”新时期宣传干部形象再教育基础上,1994年开展了四学(学理论、学经济、学科技、学业务)、四讲(讲理想、讲大局、讲贡献、讲纪律)和两合格(做合格共产党员和合格宣传干部)的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干部队伍,保证了全年宣传思想工作的顺利完成。 (顾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