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科协工作综述

1994年,省科协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龙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学术活动进一步活跃。自1991年以来,省科协组织省级10个有关学会的专家、学者连续3年分8个专题对松嫩平原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与考察。现已形成4个专题报告,将在1995年召开学术研讨会向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开发建设决策建议。从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角度,省科协向司法部门提出的“关于推迟制定气功管理法规的意见”被采纳。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围绕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决策建议活动。一年中共举办各类研讨会1300余次,提交咨询建议200多项。同时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邀请专家来我省讲学,促进学科进步。
    二、深入实施“金桥工程”。1994年我省共建设了五座金桥,全年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立金桥项目3291项,其中158项被确定为省级第二批重点项目。截止年底初步统计,已实现经济效益3.4亿元。
    三、以“兴工”、“兴农”为重点,积极开展有科技群团特点的工作。年初,省科协总结表彰了全省第四届“讲、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组织工作者,并利用省电视台举办颁奖文艺晚会。1994年全省有479个工厂企业、5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赛。共提科技建议4.6万条,被采纳2.5万条;立各类技术项目8198项,完成6216项;共创经济效益5.7亿元。在全国第五届“讲、比”经验交流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省有7个集体和个人被评为全国“讲、比”先进集体和个人。在1994年全省有203个企业开展创建科普车间活动,新建科普车间197个,评出第二批省级先进科普车间(单位)60个。到年底全省已建成科普车间1409个,其中,省级科普车间120个。大庆、齐齐哈尔市被列为中国科协创建科普车间活动示范市。在“兴农”方面,我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逐步向高层次发展。现有农研会10716个,会员18.24万人,年度开展科普活动2.3万多项,举办培训班1.64万次,培训人员193万余人次,创经济效益4730多万元。现全省各市地和省直科协系统咨询机构483个,1994年共完成科技咨询项目3987项,合同额9624万元,成交额1354万元。
    四、努力为科技人员服务。省科协组织了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评选出35名获奖者,其中3名获得了中国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为维护好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省科协组建了“龙科律师事务所”。开业5个月来受理了一批科技经济合同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社会反响良好。
    五、科协企事业有了一定发展。根据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关于发展科协产业的意见,全省1/3的省级学会、1/2的县级科协、70%的厂矿科协都有了自己的科技经济实体。据不完全统计,年创利税近千万元,为各级科协补充事业经费近百万元。省科协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集咨询、开发、信息、金融、法律、经贸、报刊等为一体的科协产业群体。1994年经营额达1570万元,利税227万元。近一年来,双鸭山、七台河、大兴安岭等市地在发展科协产业方面都有显著进步。 (葛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