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工作综述
一、积极推进作家体制改革,调动了作家积极性,专业作家创作成果突出。1993年11月,经省委宣传部批准,省作协出台了作家体制改革方案,对驻会作家实行聘任制,对驻地作家实行合同制,实行一年来,驻会和驻地作家勤奋创作,佳作不断。共完成长篇小说10余部,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上百部,还创作长篇电视连续剧本10余部。1994年在全国和各重要报刊的文学评奖中有梁南、孙少山、贾宏图、迟子建、中流等的作品获奖。在全省第五届文艺大奖中有迟子建、张抗抗、李琦、孙少山、付德芳的作品获奖。驻地作家如哈尔滨的王阿城、蒋巍、刘子成,大庆市的杨利民、王立纯、张爱华,佳木斯的张雅文,齐齐哈尔的齐振铎等,创作成果相当突出。省作协的王忠瑜、门瑞瑜、王敬文、李福亮等也有新作出版。
1994年省作协的孙少山和驻地作家刘子成、王新第等同志到基层挂职,也取得明显成效。
二、千方百计举办文学学术活动,活跃思想,创作培养新人。1、省文学院开办了第三期青年作家进修班和第一期文艺编辑学习班,有30多位文学骨干参加学习。学员中涌现几位势头很好的文学新秀,有的学员的毕业作品被《当代》选用,并在《北方文学》上发了专辑。2、《北方文学》杂志社,在黑河召开了刘邦厚散文作品研讨会,请著名学者余秋雨参加,推动了全省的散文创作。3、由作家企业家联谊会在大庆召开企事业业余作者笔会,有200多人参加,请大庆介绍繁荣基层文学活动的经验,请北京和省里的学者和作家讲学,受到基层作家的热烈欢迎。4、《北方文学》杂志社分别在绥化市召开四个业余诗人作品讨论会,在宾县召开业余作者笔会都取得成效。5、派人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召开的门瑞瑜作品讨论会,扩大了黑龙江省作家在全国的影响。
三、依靠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活跃全省文学创作。1、依靠各方面支持成立了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并开展了学术活动。2、组织省作协的作家、编辑和工作人员到朗乡文学创作基地采访深入生活。3、由文学院组织在牡丹江文联和东京城林业局支持下,在镜泊湖召开驻地作家创作研讨会。5、组织本省作家赴大连参加东北三省联谊会,交流通了情况,学习了经验。 (中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