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林业局深化林业改革
一是进行干部制度改革。本着能者上,庸者下,打破工人、干部界限,把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精通业务,熟悉市场的人员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先后破格提拔了7名一般干部担任各林场、苗圃的主要领导,还提拔了5名工人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使基层领导班子充满活力。
二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参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办法,对场、圃职工实行个人承包,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分离。对从事林地经营的职工,林场分给一定数量的林业用地,以土地上的收入顶工资,林场不再发放工资。对从事养牛、养羊、养猪等专业户职工,根据放养数量,划给一定数量的草场、牧场,免收费用;对从事养木耳段的职工,林场在木耳段的分配上优先照顾并享受优惠价格,2000段之内优惠20%,超过部分收全价;对养鱼专业户,林场提供一定数量的水面,免收费用;对营造用材林的职工,1~15年内,每年按基本工资的50%发给,从第16年开始停发工资,以木顶资。鼓励对从事个人经营的职工,签定合同,林场不再发放工资。并且一律向林场缴纳劳动保险基金,不缴者退休时不予发退休工资。在全局六场一圃的499名职工中已有255人个体承包经营,占职工总数的51%,仅此一项一年可减少工资支出129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局合同制职工中积极推行养老保险统筹。1994年,全市林场2531名在册职工,全部实行了养老保险,共收缴保险基金42.7万元,为将来退休解除了后顾之忧。
四是进行了区乡林业工作站管理体制改革。为了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抓林业的积极性,把市直六区十乡的林业工作站下放给地方管理。原来归市局直接管理的42名工作人员,全部放给区乡政府领导。市局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同时,把他们的档案及工资关系也全部移交给区乡。经费由市局按省厅下达的每人年均2100元指标如数拨给区乡财政,不足部分由区乡自行解决,林业局每年可节省资金15万元,既缓解了林业局自身的经济压力,又较好地解决了林业条块之间的矛盾,深受各区乡政府的欢迎。 (张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