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一、主要经济指标有较大突破。1994年全省电子工业系统内完成工业总产值90103万元,比上年增长73.8%;销售收入实现60104万元,利税完成1243万元;电子产品出口额32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全省电子行业统计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103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并提前一年实现“八五”规划中的产值计划指标。在全省10个主要市(地)中有6个市的电子工业均有增幅。其中牡丹江市电子工业增幅2倍,已进入该市工业系统的第二位,并在全省率先进入当地的支柱产业行列。
二、大公司大项目牵动发展。由韩国、哈尔滨、以色列、大庆“三国四方”组建的目前我国计算机行业最大合资企业——哈尔滨双太(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自开业以来进展顺利,他们边建设边生产,其产值和出口额在我省电子行业中已首屈一指,一期工程接近尾声,即将搬入新厂房生产;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继引资“嫁接改造”后,1994年又投入改造资金3000万元进行彩电改造,并当年见效,彩电产量实现19万部,创产值5亿元;黑龙江省无线电一厂新生产线投产后,使桑纳浴箱产量达75720台,产值5439万元,销售回款4800万元,利税386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比1993年增长一倍以上。这些大公司大项目的高效运作,使全省电子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三、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1994年全省电子行业加快了改革步伐。特别是哈尔滨市、齐齐哈尔等地电子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事业单位加大了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他们采取破产、剥离经营、企业重组、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使企业自身结构得到调整,减轻了企业负担,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发展。全省电子行业的总体企业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国有企业模式,三资、乡镇、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结构。全省电子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投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稳中有升,金融电子产品异军突起,正在形成规模发展的趋势。
四、推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随着“金字”系列工程的推进,黑龙江省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也有所进展。向国家信息化委员会和电子部、省政府上报了“推进黑龙江省经济信息化工作方案”,省政府领导已作了明确批复,给予肯定,具体工作正在落实之中。为推进金卡工程在我省的实施,充分发挥我省生产磁卡机、IC卡、条码技术等金融电子产品的优势,促其扩大市场,形成生产规模,积极向省政府争取了先行贷款540万元,解决了磁卡机批量生产能力的急需。IC卡工业试验项目也通过了专家论证,并受到了省里的大力支持,拨款300万元,建立一条年产50万片能力的lC卡工业生产中试线。
五、技改项目取得进展,科技进步成果丰硕。全省电子工业系统内“八五”在建技改项目19项,总投资28754万元。1994年计划当年投资8361万元,完成投资7802万元,资金到位率达90%。其中竣工验收1项,可新增产值2950万元,新增利税603万元。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固体模块发射机、交流调速装置、机床数控等项目得到部及省里的大力支持,被列入技改计划。另外红外器件及应用,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磁带机等项目也正在紧张的实施中。科技进步因素不断增加,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产品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有4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有10项获全省电子工业科技进步奖。牡丹江兴达电子焊接设备公司的IGBT逆变焊机被列为国家工业性试验计划项目,并获得贴息90万元的支持。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在全省电子行业蓬勃兴起,一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部、省的表彰。牡丹江康佳实业有限公司主板插件班获1994年全国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齐齐哈尔电力半导体厂组装车间中心组等四个班组获电子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王肇莹 赵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