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1994年,全省各级轻工业部门克服重重困难,使生产效益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生产速度逐步回升。年初开始,轻工业生产出现大幅度下滑,2月份跌入谷底,生产速度比上年同期降低36%。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省轻工业部门和企业适时采取了强化生产组织指挥,加大销售力度、以销促产,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挖潜增产增收等一系列措施,使轻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到年底统计,全省轻工系统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亿元,虽比上年降低了6.3%,但从谷底拉回了29.7个百分点。如扣除制糖行业因原料严重不足造成大幅度减产的因素,则比上年增长2.4%。
二、扭亏增盈收到实效。由于国家调整税制,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原材料价格上扬,减利因素较多,轻工业面临严重亏损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轻工业部门和企业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骨干行业为重点,以内涵挖潜增收为主攻方向,加大扭亏增盈的力度,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全年全系统共实现利税14619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税金69269万元,比上年增长3.4%,利润54650万元,比上年减亏2.8%。如按原有税法和旧会计制度计算,全系统利税总水平可达到5.2亿元,比上年可比口径增长15.5%。
三、改革增添企业活力。全系统组织实施了《全省轻工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初步形成了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的态势。全系统已有29户企业实行了股份制经营;有50%左右的国有小型企业完成了产权改造,分别实行国有民营、民有民营;一部分企业被兼并、拍卖、关停或宣告破产。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有70%以上的企业实行新的用工、用人和分配制度。许多企业还实行剥离经营、划小核算单位、分流富余人员的管理模式,明显地给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合资合作获较大进展。全系统共落实16个较大的对外合资合作项目,投资总规模达32.9亿元,引进外资1.66亿美元。其中有6项正在实施,即将投产见效,牡丹江大宇铜版纸(韩国)已进入实施,哈尔滨30万吨啤酒(香港)和一面坡20万吨啤酒(加拿大)等改造项目已完成签约。这些合资合作项目完成投产,将有力地促进轻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五、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全系统构筑龙江轻工业新格局的总体思路已经全面启动,并进一步得到完善。轻工业各行业紧紧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从构筑坚实基础出发,积极组织实施。全年共落实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18项,投资总规模4.87亿元,其中有2项已建成投产;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5项,其中9项填补了国内空白,4项填补了省内空白;推广科研成果和新技术11项;开发填补省内以上空白的新产品39种。这些新的经济生长点,为全省轻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金士儒 姚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