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994年全省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经受了市场波动。局部严重灾害的考验,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走在全国粮食经济改革的前列。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显著效果,连续三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新帐不欠,老帐略还”的目标,并在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上得到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储备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4]32号)下发以后,省粮食局根据《通知》精神,结合省情、粮情,广泛征求各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论证,提出了《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以省政府黑政发111号文件形式下发各地执行。其主要改革措施是:(1)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国家下达我省粮食收购计划75亿公斤,其中国家定购任务48亿公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确定1994年国家粮食定购任务仍稳定在40.6亿公斤不变,其余34.4亿公斤随行就市收购,由各级政府组织粮食部门落实。(2)按照明确市场责任、区域总量平衡、定购与市场供应挂钩、搞好品种调剂、执行省内调拨价、保证重点对象供应的原则,安排全省粮油市场销售,以保证全省城乡粮油市场供应稳定活跃。(3)掌握批发,扩大加工,放活零售。省外客商到我省购买粮油必须进入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不准直接到农村、农场采购粮食。(4)加速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粮油市场管理。各级政府组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粮食、物价、公安、税务等部门参加的工作组,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打击经济欺诈、欺行霸市、哄抬粮价、掺杂使假等不法行为。(5)改革粮食财务管理体制,取消粮食亏损包干办法,改为专项补贴,粮食企业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两条线运行机制。(6)理顺粮油价格,国家定购粮大豆、玉米、水稻3个品种执行国家统一收购价,小麦定购价执行省定价格,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我省小麦品种改良,提高小麦品质。
省委、省政府支持粮食企业搞活经营的力度大,省政府连续3年与各地、市签订责任状,强化了粮食工作领导。各市、县政府把粮食工作摆上日程,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1994年我省粮食虽然获得大丰收,但由于平议差价不断拉大,加上局部地区灾情严重,完成粮食收购任务难度很大。在各级政府和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省粮食部门和企业全力以赴抢前抓早,开展优质服务,使粮食收购取得了较好成效。1994粮食年度内全省已收购粮食76亿公斤,超额完成了75亿公斤的收购计划,为保障供给、稳定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抓紧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的同时,全省各地都下力量抓市场粮油供应工作,各级粮食部门积极组织粮食运输,及时进行加工,特别强化了市区内成品粮和食油运送工作,保证了城镇居民基本口粮供应。
1994年全省粮食部门组织省内和省外销售粮食63亿公斤,煞住了1994年初以前在全国刮起的粮油涨价的抢购风,保证了全省粮油市场稳定,充分发挥了粮食部门主渠道的作用。 (刘书奎 闫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