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设市预测与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

我省城市从1979年的11个市到1990年已发展到25个市,增长1.27倍。但长期以来,全国各地设市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设市预测与规划的统一部署,成立了黑龙江省设市预测与规划编委会,由省民政厅组织并会同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组建编纂工作班子,拟定编写大纲,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从省情出发,系统分析了全省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设市工作的经验教训,选择人口、交通、资源、区位、环境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19个影响设市的主要因素,以1991年为基期统计各种数据,组织、分析、整理资料,开展典型调查。以区域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为指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进行了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特斐尔法、比较法等多学科方法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与评价,用微机处理了数十万个数据,制作了有关图表。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到1994年初形成了《黑龙江省设市预测与规划》初稿。对全省69个县(市)分别对1991年、1995年、2000年、2010年4个时段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在定性和定量结合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对设市总量、设市时序、空间布局和城市发展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宏观系统的研究。以1991年为基期,分三个规划期:1991-1995年,新设县级市8个、地级市2个;1996-2000年,新设县级市8个、地级市1个;2000-2010年,新设县级市9个、地级市2个。届时,全省将建成50个市,其中地级市15个,城市密度为1.05/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设市预测与规划》完成初稿后,省民政厅与《设市预测与规划》编委会于1994年3月,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评审,并经主管省长审查和修改补充后上报国家评审。1995年1月5日,通过了国家级评审;经过最后完善,可望在1995年出版,它将为我省省域设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耿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