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灾害·抗灾

1994年,全省相继遭受了春涝、霜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尤以7、8月份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3月下旬进入麦播期以后,许多地方连降大雪,双鸭山、鸡西、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降水量超过30毫米,加之一部分地区上年秋冬雨雪封地,春季回暖慢,全省麦播进度较历年同期拖后10—15天,有一部分小麦播种时已错过了播种半产期。5月16-18日,受北来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强降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达0—3摄氏度,最低气温降至零下6度。据统计,全省有24个县(市)遭受了比较严重的冻害,受害面积18.5万公顷。进入6月份,持续高温、多风、少雨,全省旱情迅速发展。据6月下旬统计,全省受旱面积达130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面积60万公顷。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等地市受旱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
    7月上旬开始连续降雨,出现了严重汛情、灾情。受6号台风影响,7月9日-15日,一些地区连降大雨、暴雨。13日上午—14日零时,阿城、方正、宾县、依兰、尚志等市(县)降雨量达135.5—165.1毫米。山洪暴发,河水出槽。蚂蚁河、阿什河、蜚克图河、倭肯河、挠力河、七星河、枷板河、雅鲁河、马延河、拉林河等数十条中小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多处漫堤,造成大面积洪水泛滥,沿岸数百万亩良田变成一片汪洋,数千个村屯进水,许多房屋被淹没,粮食、衣被、家具等一扫而光。据统计,26个县市、190个乡镇、1230个村屯受害,10万多间房屋进水,受灾农田38万公顷,转移灾民25.7万人,冲毁水利工程和桥涵4000余处,滨绥、拉滨、滨北、哈长、图佳、佳双等11条铁路被冲断,有6列客车4000名旅客被洪水困阻,有55段县级以上公路被冲毁,交通中断。因连降大雨,哈尔滨机场被迫关闭两夜,有13架客机未能进港。受害地区直接损失13亿元。8月份,一部分地方阴雨连绵或降大雨、暴雨,有些市县重复受灾。8月5日-7日,前期受灾严重的松花江地区所辖县(市)以及肇东、肇源等县(市)连降大雨到暴雨。五常、延寿、尚志县(市)8月5日-6日累计降雨135—140毫米。9月下旬—10月4日,牡丹江、鸡西、双鸭山等地阴雨连绵,中至大雨不断,致使中小河流出槽,山洪暴发,丰收在望的庄稼被冲走;10月4日,穆棱、林口、宁安3县(市)的26个乡镇普降大雨到暴雨,致使山洪暴发,穆棱河、寒葱河等中小河流出槽。穆棱县的9个乡镇、174个村屯全部受灾,大面积农田和一些民房及水利设施被淹。
    据统计,1994年全省有56个县(市)的425个乡镇、4160个村屯、956万人受灾。承受灾害人口达803万人,其中轻灾民298万人,重灾民265万人,特重灾民240万人。全省因灾死亡75人。被洪水围困88.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1.4万人。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77.8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83万公顷,绝产面积78万公顷。全省因灾倒塌民房33万间,损坏民房43万间。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8亿元。
    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后,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省委书记岳岐峰、代省长田凤山、副省长孙魁文等,多次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搞好抗灾救灾工作。省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省防汛抗灾电话会议,号召全省各级干部、广大农民和各行各业紧急行动起来抗灾夺丰收,受灾地区要认真做好抗灾自救、生产恢复工作。省民政厅长马琳,副厅长姜新、王永库等.先后深入到受灾较重的20个县(市)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帮助灾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各受灾市县领导成员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县、市各部门包乡、包村;乡、镇、村干部、党员包户,帮助安排生产、生活,组织灾民开展小秋收,经商、运输、捕鱼、编织及出劳务等,千方百计增加灾民收入,增强自救渡荒能力。全省有178.8万人参加生产自救活动,创收4.3亿元。全省投入抗灾救灾的干部13.7万人,群众114.9万人,医务人员6537人,驻军及武警官兵12298人;出动汽车17104辆(次),拖拉机80250辆(次);用于抗灾救灾铁线、钢材等674吨,木材14589立方米,水泥4872吨。为了安排好灾民生活,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共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6136万元,帮助贫困灾民修建倒塌房屋8万余间,为150多万灾民解决了口粮。 (耿 煜、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