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1994年,我省在开展老龄工作和发展老龄事业上,取得了重要成绩。
一、做好宣传工作。1994年为纪念“国际家庭年”、国庆45周年和庆祝“老年节”,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老龄“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在这些宣传活动中,省、地、市、县的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全国和我省老龄化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宣传了老龄事业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事业的密切关系;宣传了全省各地涌现出来的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宣传了老龄工作的“五个老有”方针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工作,从而使我省老龄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宣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省老龄委牵头和中央电视台、《老年报》、哈尔滨电视台合作,第一次拍摄反映我省老龄工作成就,并突出我省“老农垦”、“老石油”、“老森工”、“老铁路”、“老农民”和“赫哲族老人”等优秀老年人物的11个专题《夕阳红》电视片,在向全国播映后,受到欢迎和好评。全省各地老年文体活动也很活跃。哈尔滨市老龄委组织的老年“时装表演队”和老年“迪斯科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比赛,分别获“兰花”金奖和“荷花”银奖。齐齐哈尔市老龄委组织老年人参加的“松鹤艺术团”晋京参赛也获得大奖。哈尔滨市老龄委和绥化地区老龄委做为我省代表参加了全国老龄宣传工作会议,并作了老龄宣传工作经验介绍。
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新进展。在贯彻执行《黑龙江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中,注意抓《规定》的宣传和章法措施的落实。伊春市老龄委一抓教育,翻印10万册《规定》下发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中,让人们学会懂法、用法;在中小学校开辟尊老、敬老课,注意从娃娃抓起。二定章法,防患于未然,农村老人的子女结婚成家要签订养老责任状;在机关和基层单位,将尊老、敬老内容列为能否提干、入党入团、评先进和晋升工资的政治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权”。三抓正反面典型,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现象。四办实事,兑现政策。牡丹江市老龄委对《规定》常抓不懈。这个市的阳明区成立了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巡回法庭”,在一年内公开审理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10多起,市老龄委组织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了他们的经验。鸡西市、松花江地区等都在宣传《规定》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老年福利企业在困境中有起有落、有发展。1994年,国家实行新税制,各地方相继停止了对老年福利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造成不少企业资金紧张,产品滞销,买卖不好做;有的企业不再挂靠老龄委,另换门庭。针对老年企业遇到的这些新困难、新矛盾,省老龄委及时召开地市老龄委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从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产品质量、市场竞争能力方面下功夫、求效益的指导思想,同时积极争取省和各市、地、县税务部门继续给予支持和缓交税收的办法,使老龄福利企业在困境中没有发生大的波折。据年终统计,全省老龄委系统兴办的老年福利企业有1400家,产值4亿元,向国家交利税3千万元。哈尔滨市1994年又新增加304家老年福利企业,全市老年福利企业销售收入达21.184万元,上缴税金1.338万元,居全省首位。牡丹江市老年福利企业把眼睛向外拓展,加大“南联北开”力度,如所属北方经济贸易开发总公司与美国电脑集团联手合作,九龙公司与俄罗斯商贸公司合作,五州公司与德国一家企业联合经营等,经营迈出可喜步伐。大庆市老年福利企业仍创产值近亿元。
四、农村老龄工作有所加强。1994年,各地、市、县都狠抓了农村老年协会的建设,全省有80%左右村屯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协会重点抓了“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两方面工作,普遍地开展了签定《养老协议书》和《保证书》的工作,全省农村签定率达到50%以上。另外,全省农村都积极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推进了“老有所养”工作。在抓“老有所为”方面,主要根据农村条件和特点,由老年协会组织身体尚好的老年人围绕奔小康目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开发“三荒”,植树造林,围堰开塘养鱼、种药、种菜、发展畜牧业等。在这方面,龙江县、明水县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刘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