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地区

地委书记:赵林茂
    地委副书记:王文志 赵洪彦 郭宝福
    人大工委副主任:关 杰 李清光
    政协工委副主任:孙玉凡 周玉岩 郑 敏
    行署专员:王文志
    1937年3月生,初中文化。1952年参加工作,曾任绥棱县农业局副局长,县革委农林组组长、调查组组长,农业科科长,生产部副主任,县委政研室主任,县革委副主任,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青冈县委书记,绥化地委委员、农工部长,地委委员、绥化市委书记,地委副书记,1992年3月任行署专员。
    副专员:吕观洲(工交财贸) 孙泉洗(文教城乡建设) 张建发(常务) 李广福(农业) 李荣生(挂职科技)
    【概况】   1994年,全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1%、19.2%、25.7%。
    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5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市县属工业总产值完成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企业产品销售收入5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利税4.38亿元,增长29.2%;企业亏损面占15.2%,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步伐加快。农业总产值实现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粮豆总产6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0%,连续5年超百亿斤。畜牧业产值实现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奶牛存栏19.77万头,生猪245.1万头,羊90.88万只,家禽2868.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4.9%、30.3%、34.2%和23.5%。乡镇企业产值实现124亿元,利税实现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8%和65.2%。水产养殖收获面积5.5万顷,比上年增长8.1%,水产品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17.8%。更新大型农机具157台套,机械化耕地面积102万公顷。新打机电井224眼,修建构造物793处。农村人均收入1460元,比上年增长55.5%。
    三、市场运行平稳,供需基本平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城乡集市贸易额完成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5%。国合商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3.3万元,摘掉了连续5年亏损的帽子。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累计完成5.3亿元,与上年持平;新发展“三资”企业40户,实现出口创汇64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货币收入1470元,比上年增长35.8%。年末全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各项贷款余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企业各类保险承保额126亿元,保险业务总收入6800万元。
    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均有长足的进步。全区有75项科研成果分获省、地科技进步奖、成果奖和推广奖。投资7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校舍7.6万平方米,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一跃超过4000人。基础设施总投资额突破了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4%;小城镇建设投入4.19亿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新铺装高级、次高级道路47.5公里,供水管道22.2公里、排水管道27.8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4%、12%和5%;城市新建住宅7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0.9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到27.3%。新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5个,总投资55.5万元。全区10个市县和地直机关普遍推行了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0%;每千人医院床位数1.9张,每千人医师以上医生数1人。全年共向省以上训练单位输送57名体育后备人才,在省以上比赛中获金牌31枚,并获得了田径团体总分第1名。文化部分别授予肇东、海伦和绥棱的3个创作群体为国家级的国画、剪纸、农民画创作“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计划生育率达到83.3%,多孩率下降到2.7%。
    五、实行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区共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专项打击42次,破获重特大案件705起,破案率为92%,超出省规定指标12个百分点。其中破获特大案件92起,破案率为90.5%。抓获各类犯罪分子1306人,其中劳教221人,逮捕331人,科刑174人。在农村创建了警民联防区、治安联防队、村民联防组,实行全天候看护,全方位控制。在城镇强化了居民区、工企内部和社会面治安防范工作。加强了流动人口、集贸市场、特种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
    各地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坚持以民营化为方向,以搞活企业为目的,在全区253户国有工业企业中,有229户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占国有工业企业的90.5%。其中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拍卖等模式的企业有113户,嫁接改造的15户,租赁、承包、剥离、一企多制等过渡性产权改革的企业93户。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了国有国营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和单一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吸收了非国有经济成分和民营经济的活跃因素,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上,向多元化的混合型所有制结构和以民营化为内容的资产经营形式多样化方面迈出了步伐,实现了“两个战场”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全区乡镇企业突出了乡村工业的产业开发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推进引进联合和科技进步,优化结构,优化布局,短平快与大高外相结合,搞大开发,发展大产业,种、养、加、销、服整体推进,实现了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全年实现产值124亿元,利税实现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8%和65.2%;其中乡村工业产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83.3%,上缴税金3亿元,比上年增长86%。绥化、安达、兰西、海伦、望奎、绥棱、明水7市县实现了翻番。乡镇企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畜牧业坚持区域发展、规模经营、改良品种、科学饲养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到年末奶牛存栏19.77万头,肉牛47.8万头,生猪245.1万头,羊90.88万只,家禽2868.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4.9%、1.8%、30.3%、34.2%和23.5%。肉类总产量达25.39万吨,鲜蛋10.4万吨,鲜奶33.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7%、28.4%和19.9%。畜牧业产值实现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4%,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农业综合开发进展顺利】   全区上下认真实施了以产业开发为突破口带动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农业综合开发呈现出大跨度迈进、深层次发展、全方位展开、大规模推进的好势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开发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改造中低产田17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亿多公斤;蔬菜开发面积达150万亩.商品量已突破20亿公斤;新开发果树7.2万亩,果园增加到2615个;畜牧业开发专业小区141个,家庭牧场1.1万个;渔业开发水面达到81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二是产业链条拉长,向农副产品系列加工迈进。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已拥有40多个行业,740多家企业。三是国家立项开发效果显著,继续向纵深方向推进。松嫩平原二期项目23个,已经全面通过国家验收。
    【财政收人稳步增长】   认真落实“强区富民升位”战略,努力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积极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坚持“保国税、增地税、压支出、求平衡”的思想,狠抓增收节支,大力开辟财源,深化财政财务改革,全面完成财政指标和工作任务。全区全口径完成财政收入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7%。财政支出10.2亿元,剔除省专项支出后完成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区各个市县连续10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
    全区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做为第二战场主力军,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局面。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放宽了扶持政策,简化了办照手续,切实解决了个体私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全区个体私营工商已达90279户,比上年增长39%,从业人员23.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5%;私营企业73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6%。
    【农村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
    全区小城镇建设呈现竞相发展的局面。一是建设规模增大,标准提高。全年共投入资金4.19亿元,新修高级、次高级道路30公里,其中白色路面7.5公里,地下排水干线5.5公里,自来水入户5886户,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0%。二是小城镇住宅建设加快。新建住宅62.9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9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到46.4%。三是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绥化市四方台镇,海伦市伦河镇,肇东市昌五镇、宋站镇,望奎县先锋乡,兰西县榆林镇,庆安县元宝乡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经验,都为全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绥化地区行署办公室 李景春 孙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