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
市委书记:杨永茂
副书记:张心愿 李贵显 岳崇孚 张文树
市人大主任:王振林
副主任:崔乙范 付桂珍 姜宪武 胡立田
郭承喜
市政协主席:李贵显
副主席:刘承勤 陈宝章 钱源椿 于文泉
杨志海 曹德林 张大鹏 张耀中
市 长:张心愿 河南省扶沟县人,1945年12月生。大专文化、经济师。196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七台河市东风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七台河市郊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七台河市革委会副主任,七台河市郊区党委书记等职。1983年10月到省委党校学习。1985年7月任七台河市委常委、副市长,1990年7月任中共双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1992年3月任双鸭山市市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副市长:付会廷(常务财政) 胡友贵(农林贸) 孙贵芳(公安司法)
李树泽(城建) 张文学(工业) 何明志(科教文卫)
【概况】
199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非国有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
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双鸭山矿务局生产原煤970万吨,实现产值11.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41%和22.8%;双鸭山发电厂发电量42.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优化了结构,克服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属工业比上年增长12.2%;县属工业比上年增长21%;重点改造项目:30万吨洗煤厂试车成功;水泥厂立窑点火运转;健欣药业公司投入生产;国家A类环保推广示范项目——市东方工业公司空心砖机制造形成了生产能力。
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农业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抗灾自救,多路创收,实现了减产增收的目标。农业总产值实现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农业总收入达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粮豆薯总产量36.7万吨,比上年增长28.3%,畜牧业产值实现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8.8%。林业“两危”的局面有所缓解。
交通通讯事业兴旺发达。公路和铁路客货运量有较大增长,市客运中心投入使用,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通往周围市县便捷的客运网络。通讯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市属四区和部分矿区实现直拨。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全省联网。敷设了从双鸭山至哈尔滨的光纤电路,为实现计算机全省联网和对外大容量通讯奠定了基础。
内外贸易活跃,城乡市场繁荣。国合商业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控制物价和保证市场供应做出了贡献。个体私营经济也空前活跃,促进了城乡物流畅通,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对外贸易有了新的进步,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0792万元,出口创汇34.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6万美元。
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已见成效。乡镇企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产值达1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1%;总收入达到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实现利税10215万元,比上年增长54.3%;区街工业扩大了规模,增加了35种新产品,完成产值58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实现利税338万元,比上年增长87.8%;个体私营经济扶摇直上,个体工商户数,从业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21.9%和28.4%;私营企业数、从业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30.2%;个体私营经济产值16038万元,实现营业额6586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21.8%。
财政收支平衡,金融形势稳定。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7万元,超计划17.13%,比上年同期增长3.76%;财政支出完成30067万元,超过调整计划3.04%,比上年同期增长2.84%。工商税收为2.2亿元,比年计划增长9%,金融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各项存额余额比年初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为410430万元,比年初增加87508万元,增长17.8%,净投放现金145144万元,比上年增加46580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职工工资总额有所增加,工资总额已达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652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110元,比上年增长22.9%,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
科教兴市战略稳步推进。科技工作在促进优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加速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方面成效显著。钢基稀土热渗镀铝应用项目,居当代国际领先水平;三苯基醋酸等13个项目填补了国家空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新进展。城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毕业及格率达70%。通过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4年,两个文艺节目获国家“群星奖”,两件刻字作品和22幅书画作品在国际参展并获奖;全市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92%,治疗有效率达98%;“平齿种植”等四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上年降低4.63‰;在省以上运动会上,共获金牌40枚、银牌27枚、铜牌19枚。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搞好宣传的同时,一二八台广播技改工程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顺利通过了广电部和对外宣传办的验收;双饶微波线路建设技术方案已完成;有线电视二期工程已完成市区内支干线和楼群布网。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收效显著。刑事发案率比上年下降18.8%;综合破案率由严打前的52.7%提高到69.9%;全年共摧毁犯罪团伙188个,抓获各类逃犯629人,震慑了犯罪分子,为稳定社会环境创造了条件。
【群众性体育空前活跃】
双鸭山市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学校体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体育锻练标准》,全市中、小学达标率为86.5%,优秀率为12.5%;职工体育在广泛开展,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又有新进展;在受灾的情况下,农民体育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多样活动;老年体育发展迅速,全市晨练点35个,参加晨练人数达1.6万余人;残疾人运动也有新贡献,黄向升参加第五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获乒乓球男子单打铜牌,男子团体赛金牌,被国家体委、中国残联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少数民族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取得1金、2银、3铜的好成绩.并获得了精神文明代表队荣誉称号,截至1994年末,全市参加群众体育锻练人数已达41.5万。
竞技体育坚持“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制定了完整的训练计划,加大队员基本功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在训练中每周检查教案执行情况,总结经验,完善训练手段,保证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有了较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94年,双鸭山市体育代表队在参加省和国家的比赛中,共获金牌40枚、银牌27枚、铜牌18枚。为省培养输送18名优秀体育人才。
【渔业生产迈出新步伐】
1994年,双鸭山市以发展“两高一优”渔业为中心,全面实施科教兴渔战略,坚持面向农村,引导广大农民发展渔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渔业产值实现2447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养鱼水面达到213万亩,比上年增长11%;稻田养鱼4万亩,比上年翻了一番;水产品产量达到3785吨,比上年增长21.2%。为加快发展渔业生产,双鸭山市制定并实行了扶持渔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加强行业和渔政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渔业科技开发上,重点推广名优水产养殖。市水产局申报的温水养鱼工程项目已被国家农业开发办正式批准立项,前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届时,双鸭山将成为全省东部地区的渔业生产中心,并辐射全省乃至全国。集贤县水产养殖场养殖河蟹获得成功,为发展名优水产养殖提供了经验。
【双鸭山市医药公司经营管理成效显著】
1994年,双鸭山市医药公司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实行科学管理,强化内部建设,企业经营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医药公司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和管理新路,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承包模式和“三控三统一”的管理办法,使企业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1985年至1994年,商品销售和实现利税分别以17%和28%的速度递增,各项经济指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企业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表彰。 (双鸭山市政府 张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