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县
县委书记:贺孝辉
县人大主任:李兆森
县政协主席:吕志品
县 长:李维国
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下乡北安长水河农场;1972年至1991年从事公安工作,历任侦察员、调研员,分局副局长,鹤岗市公安局副局长;1983年在鹤岗市委党校学习,1985年7月至1986年5月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公安干部管理学院干训班学习;1991年3月下派到萝北县,历任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县长:孙增君 负责常务
副县长:樊金宝 负责财贸、金融
副县长:吴险峰 负责文教、卫生
副县长:李金春 负责农业
副县长:宿兴华 负责工业、电业、矿产
副县长:孙中兴 负责邮电、交通、城建
副县长:齐志明 负责科技、经济合作
【概况】
1994年,萝北县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872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粮豆薯总产实现3.1万吨,比上年增产7%;畜牧业产值实现19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乡镇企业产值实现1.4334亿元,16个乡镇企业新、改、扩建项目,14个投产达产;农村人均收入实现1123元,比上年增长16.9%。
工业生产渐进良性发展轨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县属工商企业86%已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活力增强,国有资产得到有效保护。向上争取技改资金150万元,对机械制造厂和造纸试验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6604万元,比上年下降1.4%,利税完成257.7万元,比上年有所减少。
市场流通活跃。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1.7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购进总额2.57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个体工商业户经营额达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口岸运输正常运行,全年进出口总量过货1420吨,过人3493人次,全县实现边境贸易额182万美元,在省内22家贸易口岸中列居上游。
财政、金融、税收工作发挥服务于全县经济的重要作用。全县税收入库额为3260万元,比1993年增长3.4%;按新税制口径财政收入863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4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5%,按可比口径比1993年增长19.2%,财政支出86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4685万元,全年收支相抵,净节余29万元,其中县本级节余8万元。年末各项储蓄存款余额3.8937亿元,比1993年增长31.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5457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了省、市县三级常规技术和开发性技术11项,推广面积6万余公顷。无碱造纸获国家专利,参加了亚太经济博览会并获银奖。被评为全省“普九”扫盲工作先进县,全县高考升学106名,升学率达44%。广播电视完成扩大电视差转台发射功率任务,有线电视增加进户800户。广播电视工作被评为全省边境县先进单位。文化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县;红十字会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卫生工作实行医疗保险,为确保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计划生育工作发挥基层组织力量,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4‰以下,体育工作在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方面做出了贡献。
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县政府安排96.5万元资金,修整了建设街、永泰路的沥青油碴路面,进行给排水管网的维修,扩大供水范围;对集中供热实行了统筹规划,减少了空气污染。完成程控电话6000门的安装,并投入使用,完成凤翔至名山段的光缆铺设。交通道路状况得到改善,好路率由1993年的65%提高到70%,跻身于全省公路养护八强县之一。名山至梧桐河公路改造工程立项已经完成,已争取到6000万元国投资金,开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苇场农业综合开发区主体框架基本构成】
萝北县苇场农业综合开发区于1994年初被列为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当年立项当年开始治理,普阳总干收尾,芦林、苇场、龙岗排干,苇林公路,嘟噜河公路桥及部分涵洞等6项工程同时施工,并于11月全部竣工,共完成土方86万立方米,10万亩荒地得到治理,82个方田也已规划完毕,并按照县政府制定的承包办法全部承包到户,1995年9月将全部开垦,届时萝北县将新增耕地10万亩,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萝北县政府办公室 王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