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勃利县

县委书记:杨文学
    县人大主任:张双进
    县政协主席:李贵阳
    县 长:王长山
    1948年1月出生,197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委党校党政基础科。历任:勃利县勃利镇文教组组长、县文教科副科长、恒太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恒太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1993年10月当选为县长。
    副县长:袁本荣 负责常务、财贸
    副县长:葛廷贵 负责煤炭、司法
    副县长:张守忠 负责农业
    副县长:王佳春 负责工交
    副县长:李俊生 负责文卫
    副县长:王友林 负责乡企
    副县长:孙志武 负责科技
    【概况】
    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新台阶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五年翻两番,奔向小康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1851亿元(全口径,按可比价格计算),总财力达到925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1%和4.4%。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38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5%。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19.5%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
    农 业   积极实施了“塔式”高产攻关等项发展战略,战胜了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村经济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3537亿元,农村人均收入实现1529.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2%和86.9%。粮豆薯总产量实现2.5182亿公斤,平均公顷单产达3950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25%。畜牧业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畜牧业产值实现6941万元,比上年增长52.7%。冷冻加工厂积极开展畜禽深加工,出口创汇达250多万美元。植树造林名居全省榜首,全年采取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等形式共造林5.83万亩,比计划增长53%,为实现20年内造林百万亩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农业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黑龙杯”竞赛获全省金奖,“五荒”资源开发有了良好开端,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工 业   为了缓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结合实施“方位”领导战略等项措施,在转换经营机制、改造老企业、开发新项目、强化企业管理和加强基础建设上下了较大功夫,收到可喜效果。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5.0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县共投入企业技改资金达2921万元,新改建项目6项,开发新产品17种。陶瓷厂、燃料公司、回民副食品公司等企业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选煤厂重介旋流选煤工艺改造、亚麻厂麻屑板生产线烘干改造、化肥厂自备热电站扩建等技改项目基本完成,全元肥料厂、东岗铁路货物线等项目投付生产与使用,较大地增强了企业长远发展能力。大豆收割机、复合肥、琉璃瓦等产品的开发投产,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交通、邮电、供电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地方道路建设连续三年蝉联全省金奖。万门程控和移动电话的投付使用,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而且标志着全县邮电通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勃乙线并网供电,缓解了全县电力紧张的局面。
    财 贸   针对市场发育的新形势,全县商贸企业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以扭亏增盈为重点,完善了市场体系,健全了市场功能,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集贸市场成交额实现4737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完成93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5%。城乡储蓄纯增、保险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3.9%和6.6%。市场载体建设得到加强,信息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已基本形成框架。主要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繁荣。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利税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5.9%、36.3%和24.7%。个体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产值及营业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9.5%、24.3%和32.8%。全年新创办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1399户,新上项目30个,引资800多万元。
    基本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获得了全省首批“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县标兵”和“文明村建设先进县”的荣誉称号。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为广大群众办了10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 (勃利县政府办公室 文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