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
市委书记:靖殿元
市人大主任:郝文学
市政协主席:蒋荣华
市 长:金太云
朝鲜族,1946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宁安县兰岗公社党委副书记、马河乡乡长、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1993年8月当选为市长。
副市长:李新平 负责常务
副市长:陈殿运 负责工交
副市长:贾德敏 负责财贸
副市长:胡方达 负责文卫
副市长:于炳海 负责农业
副市长:王树栋 负责计划
副市长:卢晓泉 负责科技
【概 况】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财政收入实现72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农村人均收入达1556元,比上年增长了8.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961元,比上年增长33.6%。宁安市连续两年跻身于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的行列。
工 业
总产值实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到1994年底,全市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3362户,比上年增长27.3%,产值达到7.4亿元,比上年增长60%。产值10万元以上的大户已发展到1187户,实现产值4亿元。
农 业
总产值实现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粮食总产达3019万吨,比上年增长13.8%;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4.58亿元,比上年增长89.4%。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3.5万亩,实现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畜牧业总收入达到9365万元,占农业收入的11%;开发利用山地、荒山造林9.1万亩;发展果树1.2万亩,达到7万亩;温室大棚面积新增25万平方米,达到200万平方米;利用水资源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5万亩,养鱼水面达到4.12万亩。甜菜、烤烟等12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优质稻米、黄牛改良等7个示范区的建设初具规模。
财 贸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出口创汇实现零的突破,达到74万美元;输出劳务1324人。
文 教
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省级文明单位(村)3个,市(地)级文明单位(村)标兵13个,市(地)级文明单位(村)25个,县级文明单位(村)73个。争创“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县镇标兵”和“创建文明村先进县”活动,通过了省级验收。
【发展外向型经济】
宁安市充分认识内陆县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劣势,找准与开放地区、口岸城市的差距,选准切入点,发挥在整体劣势中局部存在的地缘、亲缘、资源优势,扬长避短,确立了“外开内联,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借船出海,借地生财,整体推进.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实行内外结合、经贸并举、对外贸易与招商同步推进,面向大市场,广辟渠道,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4年率先在全省县级市中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全市外贸企业发展到76户,出口创汇实现零的突破;新建三资企业10户,合同投资额511.5万美元,其中外资268.6万美元,到位183.8万美元;联营联合项目276个,引进资金4382万元。
【非国有经济超常规发展】
实施“用能人、抓大户、招引联、活存量”四大战略,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4年组织实施了乡镇企业“8121”明星工程,8个乡镇的发展速度达到92.1%,4个乡镇跨入乡企产值亿元行列;20个明星企业的发展速度达到90% ;10个明星村和10个新建企业合计产值达到1.6亿元。同时还以抓大户为重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市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57.8%。
【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
遵循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原则,努力抓好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充分发挥了小城镇的聚散、辐射、服务的功能,收到明显效果。全市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1610万元。农村住房砖瓦化比例达到75.5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新修标准公路18公里,达标升级22.7公里。安装路灯260盏,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了8000门程控电话项目建设和牡市至东京城光缆基础工程。我市东京城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是省首批10个乡镇企业工业开发小区之一。 (宁安市政府办公室 霍成昶 厉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