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齐齐哈尔市

市委书记:王树斌
    市委副书记:迟建福 于晓东 戚维学 童明英
    
    
    贺静纯
    市人大主任:石忠智
    市人大副主任:崔文志 于恩江 王锡海 白文达
    
    
    
     王永泰 张泽民 刘连新 尹树全
    
    
    
     郑焕中
    市政协主席:金呈祉
    市政协副主席:卜 林 王天才 郭长海 金瑞城
    
    
    
     马学云 辛培之 朱广盛 伊忠义
    
    
    
     张福春 于书涛
    市 长:迟建福   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4年入党。1968年在哈尔滨锅炉厂参加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厂办副主任、处长、厂长等职。1991年9月任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同年11月当选为市长。
    副市长:刘海生(常务) 丁树岐(财贸) 李有志(城建)
    
    
    袁廷树(农业) 王 玉(工业) 杨耀寰(文教卫生)
    
    
    李涛(技改和工业协调) 陈鹏飞(科技、政法)
    【综述】   199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3、33.7、29.5亿元,比上年增长8.3%、10.8%、11.5%。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80.3亿元。
    工 业   效益继续好转。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92.8亿元,增长4.6%。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产品销售率达93.8%;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8031元/人,比上年增长38.2%。地方预算内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现税金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8%;按可比口径,实现利润比上年减亏52.3%;亏损面下降11.7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39.8%。
    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6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粮豆薯总产量47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8%,创历史最高纪录。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大牲畜年末存栏88.4万头,比上年增长11.2%;猪137.4万头,增长13.2%;羊95.1万只,增长13.9%;禽蛋7.5万吨,增长30.9%。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2.4万亩,比上年增长28.2%,森林覆盖率达到10.5%。全年水产品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长5.2%;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4.9万亩,增长4.3%。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68.8亿元,比上年增长79.0%;总收入72.1亿元,增长60.2%;纯利润4.9亿元,增长55.4%;税金2.4亿元,增长51.2%。
    商 业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国合商业完成销售总额38.99亿元,比上年增长0.4%;实现利税10080万元,增长82.9%;按可比口径实现利润2220万元,减亏增盈4561万元。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27个,成交额达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9%,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个体工商业户达8.9万户,从业人员13.1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6%和30.2%;私营企业达294户,用工人数258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6%和66%。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14亿元,上缴税金810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1%和13.5%。
    财 政   通过狠抓增收节支,保证了财政预算平衡。全市财政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工商税收10.8亿元,增长10.8%;地方财政支出10.9亿元,增长7.0%。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1.5亿元,比年初增长31.8%;各项贷款余额166.5亿元,增长17.2%。银行备付率达到7.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5.6亿元,增长30.1%。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承担各类保险金额达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0.9%。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亿元,更新改造投资6.6亿元,其他投资0.3亿元,商品房开发投资2.8亿元。重点在建项目15项,有12项工程开工建设,4项竣工交付使用,完成投资额2.9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2件实事共83个单项工程均按计划完成。住宅建设竣工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其中,中心城区的8个棚户区已开始全面改造,1.4万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外 贸
    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自营进出口总额61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9%。从贸易形式看,由传统的易货贸易为主向现汇贸易为主转变,在自营进出口总额中现汇贸易21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倍,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7%上升到35.6%。全市新批“三资”项目34项,合同总金额5.8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256万美元。全市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累计234户,比上年增加31户。三资企业实现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利税1500万元,增长1.8倍;创汇900万美元,增长23.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0项,合同金额37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0%。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市执行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15项,比上年增长10.5%;引进资金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8%。
    文 教   全市完成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6项,科技攻关55项,星火计划18项,新产品开发270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045项,合同金额1.9亿元。全市已建成省级实验县4个,实验乡镇42个,基点村650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已开始启动,科技一条街已进户49家,签订技术合同168项,成交金额1060.50万元。民营科技起步较快,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已发展到206家,技工贸总产值达1.2亿元。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在38.1%的人口地区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新成绩,社会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95.0%,广播节目制作8096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82%,电视节目制作2357小时。全市医院、疗养院、门诊所等各种卫生机构621个,拥有病床1.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8655人。全市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4枚。打破1项世界纪录,1项亚洲纪录,4项全国纪录。
    社 会   人口自然增长率8.03‰,下降2.08个百分点。全年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1.8万人。市区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44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4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1%和53.6%。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社会福利院床位700张,收养668人;敬老院床位6718张,收养4869人。
    治 安   发布地方性法规2件、行政规章8个。全年刑事案件综合发案率比上年下降5.1%,综合破案率达到79%,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治安案件发案率比上年下降6.7%,查处率为87.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低于全国全省水平】   1994年年初,齐齐哈尔市就把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市场物价上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相继发布和实施了9个政府规章、规定和法规性文件,重点对粮、油、肉、蛋、菜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34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了差率控制、提价审报、提价备案、阶段性最高限价等措施,控制价格过快上涨。同时,集中力量推广价格标签,使全市商品持签率达90%以上,有效地增强了政府驾驭市场物价的能力。同时,市政府还组织有关部门连续不断地开展物价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价格违法行为。此外,还在各地开展了反暴利检查,共查处违反价格管理行为和案件1940起,收缴入库罚没款140.8万元,是上年的5倍。检查普及率和收缴入库罚没款居全省之首。
    【公开选拔局级干部】
    齐齐哈尔市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打破地域、行业、部门、资历、身份等界限,公开选拔部分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凡是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政绩突出、有专业知识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市区内的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企业中具备相应条件的管理人员,经组织、群众或个人推荐并经组织部门审查合格者均可参加考试。通过笔试、现场答辩、实地考察报告的考试后,对入选者进行组织考查。经过2个月的工作,在400多名参加考试者中,选出了4人分别担任市外经贸委、市工商局、市乡企局、市房地局副职,试用期1年。
    【辟建高新技术园区】
    经省政府正式批准,齐齐哈尔市辟建了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精细化工技术开发、材料技术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综合技术开发为重点发展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园区。技术园区采取“一点两片”式的发展格局。“一点”是指在南苑外商投资区中划出1.1平方公里,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建设区。“两片”是指在南北市区各建一个政策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成立投资担保公司,负责对批准进区的项目和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各金融机构在流动资金、技改和开发贷款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择优扶持,利率从优。土地一次出让期限为40至70年,成片开发(0.5平方公里以上),地价按规定的70%计算。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继承、抵押、出租以及作为出资资本。 (齐齐哈尔市政府办公室 付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