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
县委书记:展云庭
县人大主任:黄辅民
县政协主席:张春欣
县 长:周孝志
1941年生,大专文化。1958年9月参加工作,1961年4月入党,历任明水县养路段工人、工业部干事、团县委副书记、明水县通达乡党委副书记、明水县粮食局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83年3月任明水县副县长,1986年8月任肇源县委副书记,1993年9月任林甸县政府县长。
副县长:李洪德 负责常务
副县长:沈林孝 负责农业
副县长:杨德林 负责工业
副县长:于清华 负责财贸
副县长:王福庆 负责乡企
副县长:来桂兰 负责文卫
【概况】
1994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7.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70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6.9%。
工业 全县工业企业新上项目6个,新增产值10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7223万元,销售收入21946万元,实现税金1480万元。全县共清回陈欠贷款1510万元,产品销售回款率达到78%,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4%,优质品率达到64%。
农 业
实现农业总产值321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农业总收入34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4.5%。粮豆薯总产20万吨,亩产201公斤。实现牧业产值10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8363万元,利润1616万元,税金4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3%、51.5%和53.7%。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136元,比上年增长25.9%。
财 贸
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300户,比上年纯增632户;私营企业发展到21户,比上年纯增15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达2565万元,比上年增长77%;产值1239万元,比上年增长90%。完成了国税局和地税局的机构分设,深入进行了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乡级财政,实行财政经费分级包干管理,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县本级财政收入实现2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支出3131万元,比上年增长0.7%。
文 教 全年农业累计推广面积达285万亩,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份额达到30%以上。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243人,创县历史最高水平。文学、美术作品多次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重点抓了恢复村级卫生所工作,已恢复120个,占应恢复总数的90%以上。
治 安
较好地遏制了重特大案件上升的势头,控制了多发性盗窃案件,打击了扰乱公共秩序、流氓滋扰、卖淫嫖娼、传播淫秽物品等“六害”案件,保持了政治安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
【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截至1994年末,全县各类市场发展到18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5处,生产要素市场3处。农村开办大集12处。其中,乡镇开办大集7处,村办大集5处。城乡集贸市场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1516个。市场累计投资690万元,从业人员2434人,市场成交额6619万元,收缴市场管理费45万元。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县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财贸流通企业改革取得较大成效】
到1994年末,全县112户国合商业独立核算单位,除一户关停外,全部实行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中,国有民营企业35户,租赁经营的企业12户,剥离经营的企业11户,一店多制的企业4户,班组承包的3户,利润包干的3户,个人承包的2户,联销计酬、引资嫁接的1户,集体承包的39户。通过改革,流通领域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南岗村依托资源优势加速奔小康进程】
南岗村有3个自然屯,303户,1460人,耕地7056亩,草原2万亩,林地650亩,自然水域34000亩,芦苇面积7万亩。近几年来,综合开发本地资源,形成了以水稻生产为基础,以渔业和建材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走上了粮牧企全面发展的路子。199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00万元,人均收入2400元,分别比大包干开始的1985年翻三番。
【吉祥村村办企业发展速度快、效果好】
宏伟乡吉祥村是林甸县村办企业发展比较早的村之一,每年可向县里上缴利税25万元。1994年,吉祥村先后开发了稻米精加工、口杯白酒、洗涤剂等新产品,新建起了大米精加工厂,对原有的制酒厂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的各类产品销路很好。 (林甸县政府办公室 王宪林 刘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