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市

市委书记:曹 震
    副书记:赵培星 孙洪志 张玉田 李秉德
    市人大主任:孙洪志
    副主任:张玉林 刘璞元 岳彩荣 杨国才
    
    
    丁长本
    市政协主席:程延芳
    副主席:侯永信 王世翠 赵国滨 梁鹤先
    
    
    林盛中
    市 长:赵培星
    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72年入党。曾任黑龙江大学教员,黑龙江省委机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兰西县委书记,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共黑河地委副书记,黑河地区行署专员,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市长:孙作舟(常务、财贸) 徐福和(城建、政法) 张廷富(工交)
    
    
    高俊阳(农林) 黄鸿雁(科技) 张永刚(外贸) 乔玉泉(文卫)
    【概况】   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地方口径农业总产值达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粮豆薯总产量96.2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大丰收年。畜牧业增加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2%。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82.4%,实现利税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9.1%。林业、渔业、其他多种经营都有一定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全市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地方口径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5.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完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工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北黑铁路扩能改造、黑大公路宝泉至北安段升级、黑河热电厂二期扩建和富地营子铜矿、盘肠沟煤矿、黑河制药厂建设完成了年度计划;黑龙江界河桥、孙逊铁路和黑河大水源地建设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兴建了一批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实现财政收入2.35亿元,按分税制口径比上年增长16.2%;完成支出5.61亿元(含省定额补贴和上级专项拨款),比上年增长6.3%。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农村人均纯收入1689元,比上年增长33.2%,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33.2%,平均货币工资比上年增长3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5.9%。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全市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破产、兼并、出售、委托经营等形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已达640户,占企业总数的70.6%。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也有较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失业保险逐步发挥了作用。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各县(市)都制定了公有住房管理办法和安居工程计划,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黑河城区房改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农村在进一步巩固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同时,正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股份合作经济,“五荒”使用权拍卖工作已在全市铺开。对外开放取得一定成效,与阿穆尔州政府在经贸工作方面的联系得到加强,解决人员进出境、金融结算、经济纠纷等问题取得进展,大黑河岛边民互市贸易进一步放开。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江路两侧的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基本贯通,保税仓库投入运营,永安木制品有限公司、沥青搅拌厂等一批生产性项目投入生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资金9000余万元。
    全市落实星火计划27项;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32项,组织落实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2项;专业技术队伍继续扩大,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普通教育取得新进展,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分别达到98.7%、99.6%、99.4%;初中毕业生合格率、高中会考通过率比上年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较大发展。城乡群众性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工作取得进展。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病治病取得成效;城市总体卫生水平有新提高,在全省卫生城市复查中取得好成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计划生育率达到94%,完成了与省签订的一档责任指标。城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运动员在全省和全国的比赛中共获15枚金牌。民族、宗教、民政、外事、侨务、档案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全市“二五”普法取得较好效果,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执法意识、参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了治安稳定和社会稳定。
    【农民人均收人大幅度增长】
    黑河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继续深入农村改革,推进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获历史上第二个大丰收年,畜牧业和乡镇企业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5.1%、3.0%、37.3%。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增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89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市7个县(市)区,其中有2个县(区)人均收入超2000元;人均收入超2000元的乡镇25个,占乡镇总数的30.9%;人均收入超2500元的村98个,占村总数的11.3%。1994年,全市又有1万余个农户脱贫,使贫困户比重由上年的7.6%下降到1.1%。
    【工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市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95847万元,比上年增长2%,地方口径实现工业总产值5.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地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完成了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有14个技术改造项目达产达效,4个新产品开发项目进入批量生产。年初以来,黑河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改进措施,全力推进。一是加大推进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使企业在转机建制、提高经济效益上有了明显进展;二是狠抓了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使一批改造项目和新产品按期投产见效,强化了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三是重点突出了非国有企业发展的扶持,尤其是乡镇工业企业,使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四是重点抓了资源性产品的深精加工开发和加工生产工作,使粮办工业中的大豆生产有了较大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五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了全市的工业生产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新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在《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的规范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全省“四项评比”中成绩显著。逊克县成为全省4个“文明村建设标兵县”其中之一,德都县、嫩江县实现“三连冠”,孙吴县、爱辉区进入先进县行列。在文明县镇竞赛活动中,爱辉区成为标兵县(区),逊克县实现“二连冠”。在军、警、民“五共”活动中,嫩江县和总后勤部嫩江基地共建对子受到中宣部、总政治部的表彰,是我省五个典型之一;黑河市四小和船艇大队训练队代表沈阳军区出席了总政的座谈会。在全省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含标)的检查、验收中,黑河市创历史最好水平,共有26个单位(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文明村。主要做法是:领导重视,主干线抓、抓主干线。各级党、政领导层层负责,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了基层;抓机关、带系统、促战线。领导机关起表率、龙头作用,领导机关带头,把军、警、民共建活动向高层次推进;确立目标管理体系,切实抓好日常的检查、督促工作。
    【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   黑河市邮电局坚持“发展经济、邮电先行”的原则,积极探索改革的新路子,推行现代化管理,加强班组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通信事业建设步伐。一是加强了“两化”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工作,科学运筹,打破常规,合理安排,超前适度,确保了重点通信建设项目的完成,尽快形成了综合通信能力;二是进一步增强经营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开拓市场。从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从科室到个人层层落实了业务发展目标,形成了全局抓经营的可喜之势;三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了企业内部运营机制,加快了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进程;四是重点抓了对外窗口服务工作的整顿,开创了以创“明星集体、个人”、“选优评差”等为内容的“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较好地树立了邮电在社会上的形象。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146.1万元,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38.5万元,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4.29万元。哈黑光缆干线西岗子至黑河段61公里光缆敷设任务完工,增开了黑河至北安、德都等6县(市)数字微波电路182路,长途业务电路累计达到856路,程控交换机容量累计达到了2.2672万门,比上年增长82.37%。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户线配套工程,形成放号能力4.8万线,黑河城区内基本实现了“一户一线”。实现了移动通信、无线寻呼系统全省漫游,开通了连接省会局分组交换、数字数据网和“168”自动声讯系统。顺利完成了张地营子至上马厂30公里架空光缆工程,新开黑河至北安火车邮路1条,自办汽车邮路2条,全程达180公里。(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佟伟来 张奎志 陈向东 李清玉 向 荣 张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