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第二战场扶持政策出台
为促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省计委制定了《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实施意见》。具体政策措施为:
1.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一是设立发展乡镇企业专项资金。从1995年起,从国家预算内地方基本建设投资中划出1000万元,作为发展乡镇企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非国有经济发展。二是从大庆乙烯留成的化工产品中砍出一块,作为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化工原料。三是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和农村小城镇经济开发试点工作。通过抓100户小型巨人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小区中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利税大户。四是以国家扶持产粮大县和“两高一优”示范区为契机,较大幅度地增加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乡镇工业企业。五是加强乡镇企业利用外资工作。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拉动整个经济增长。要加大对国家大中型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支持的力度,努力为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和分离社会职能创造条件。争取第三产业在今后六年以较快速度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积极扶持资源深加工项目,搞好资源的二次开发与深度开发。(1)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资源精深加工项目规划。初步规划今后六年全省资源精深加工基本建设项目480项,主要集中在饲料、食品、医药、化工、木制品加工、酿酒、纺织、皮革加工、乳品加工等行业,其中乡镇企业项目305项,高科技项目72项。(2)多渠道筹措资金。(3)高校毕业生分配优先保证资源精深加工项目对专业人才的需要。(4)抓《关于发展乡镇企业若干政策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决定》的贯彻落实。4.搞好资源城市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城市的持续繁荣。(1)帮助资源城市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搞好原煤生产向煤化工、火电,木材采伐向森林资源综合开发、林木产品深加工以及原油向石油化工的转化。(2)支持资源城市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步伐。(3)针对资源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条块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问题,发挥计划部门协调功能,促进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投资重点向支持和发展“第二战场”倾斜。具体做法:一是在保持我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要下大力气调整投资结构。在今后一个时期,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及投资的硬环境建设,要继续把交通、能源、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二是积极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资源深加工项目。三是进一步清理在建项目,对没市场、没效益、没资金来源的项目坚决停一批,倒出资金上机制新、效益好的技改项目,支持乡镇企业、精深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是建立专项基金,引导结构调整,支持深加工、高科技、乡企项目发展。五是以工代赈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市县的水利、农业、牧业、林业、交通、邮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6.坚持新项目实行新机制,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具体办法:一是从重点项目人手积极推行股份制投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要推行股份合作方式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积极采取社会化的筹资体制。二是全面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项目投标招标制。无论新建还是续建项目都要实施企业法人责任制,由业主对项目的设计、论证、筹资建设、经营和还贷全过程负责。对老机制搞的在建项目,今年要按项目的具体情况逐一转换机制。7.围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大中型企业改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乡镇企业的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积极引进外资,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8.坚持把引进外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增大企业的责任和压力,建立企业投资风险和银行转贷风险的约束机制。努力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工作重点向基础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引进外资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从被动引进向有选择地主动引进转变,从来者不拒向择优接纳转变,从粗放管理向规范管理转变。9.编制“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要把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作为战略重点加以明确,并提出总体推进措施。制定贯彻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实施细则,对发展第三产业和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提出具体的扶持政策,为开辟“第二战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进产业升级。10.为使开辟“第二战场”工作不但具有纲领性和导向性,而且能落到实处,要将“第二战场”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逐项分解,具体落实到年度计划的各项指标上。规划设想要尽量落到项目上,并把项目在年度计划中加以落实。11.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和省直部门的职能分工,按省政府要求将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任务,以“工作目标”和“责任目标”的形式分解落实下去,作为考核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曹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