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开始启动。1995年,省级30户试点企业多数已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中采取了若干搞活企业的基本措施。(1)采取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3户国家级试点企业已被授权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还将授权11户省级试点企业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使这些企业逐步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复合型体制过渡。(2)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兼并、改组、改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做到“三改一加强”,试点企业大多数都进行和准备进行相应的兼并和改组。此外,全部试点企业已由工厂制转为公司制。依据《公司法》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调整了总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的关系,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多元主体体制开始形成。(3)切实解决企业债务负担和社会负担等问题。国家投资银行将桦林1.3亿元、牡纺1.2亿元的贷款转为股权,拟将佳纸、黑涤的国有股分红全部留给企业,以卸掉部分债务负担。一些试点企业还把医院、学校、后勤等服务单位逐步推向社会。牡丹江石化集团先后兴办第三产业50多个,剥离后勤部门30个,安置富余人员1500人。(4)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试点企业普遍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级别工资改为岗位技能工资。普遍推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使企业经营机制得以转变,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2.企业集团稳步发展。1995年,省体改委把组建企业集团作为推行规模经济,改善企业组织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壮大国有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力度,稳步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全省乡镇企业发展企业集团出现较好的势头。全省共组建各类企业集团262个,其中1995年组建企业集团23户。集团核心企业资产总额已达89.4亿元,平均每户核心企业为3400万元;紧密层企业1834户,资产总额为155亿元。全省的企业集团已覆盖了机械、轻工、化工、纺织、冶金、医药、农垦、物资、商服等20多个生产流通门类。通过发展企业集团,一是推动了企业走向市场,提高了竞争能力。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的纵向扩散、横向配套、整体优化的企业集团,如黑龙运动器材集团、光明集团、电站设备集团、哈慈集团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普遍提高,研究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迅速增强。二是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企业集团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完善和实施兼并、控股、参股,实行优势扩张,使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形成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集科工贸为一体,以资产为纽带的骨干企业。三是经过规范与完善,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完善企业集团的意见》实施后,绝大部分集团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强化,管理体制得到理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3.企业委托经营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实行委托经营试点作为全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1)开展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委托经营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操作方法,特别是与承包经营的关系,向国家体改委及有关部门提供资料。由于委托经营是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促进政企分开,转换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好办法,争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我省已被国家体改研究会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企业委托经营试点省。(2)制定办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委托经营试点工作的意见》,使各地推行委托经营有了政策依据。(3)组织推进。组建了省委托经营市场和11户专业性企业经营公司,召开了全省企业委托经营新闻发布会,组织了省直8个部门共同对13个地市委托经营工作进行调查。同时扩大宣传,在国内外各类新闻媒介宣传报道39次,引起国外企业界人士的关注。实行委托经营,引入能人能企治理机制,融资筹资的范围和能力增强,科学管理和转换机制的力度加大,承担经营风险的主体转移,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
4.引资嫁接促进企业转换机制。1995年,强化了引资嫁接的力度,许多地市把嫁接改造作为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措施来抓。鸡西市明确提出1995年是招商引资年,伊春市组织企业到香港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工业企业嫁接改造的有1352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49户,共有60个项目进行了嫁接,总投资43.5亿元,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20亿元;并有30户企业、23个项目签订合资合作协议。
5.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新进展。199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放开放活中小企业的要求,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体改委会同财政、国资等10个部门联发了《黑龙江省县(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办法的补充规定》,针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债务负担、富余人员、离退人员、剥离经营等11个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各地市党政领导充分重视,成立推进组织,制订相应政策,强化协调力度,使这项改革呈现出整体联动、配套推进的良好态势。截至1995年末,全省共有18250户中小型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占具备条件企业总数的83%,其中股份制1169户、股份合作制3916户、嫁接224户、出售670户、租赁2911户、兼并660户、剥离4735户、破产366户。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晰产权、转换机制、调动生产经营者积极性、重组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何 莉 程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