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鲜牛乳市场整顿成效显著

1995年,我省对鲜牛乳及其乳制品质量进行了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5年1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发出《关于切实加强全省鲜牛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2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又召开了电话会议,对整顿乳品市场进行了动员。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加强了对鲜牛乳市场的监督力度,对正反两方面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并在鲜奶收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使我省鲜牛乳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一是鲜牛乳掺假现象得到控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整顿前,鲜奶掺水量平均达15%,部分地区达到20%以上,平均乳脂率只有2.8%左右,平均干物质率在10%以下,吨粉耗奶超过8吨,个别企业达到10吨以上,使企业背上了难以承受的负荷。整顿后,掺水量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平均乳脂率提高到3.2%左右,平均于物质率也达到11%以上,吨粉耗奶基本控制在7.5吨以下,掺杂有毒有害物质的现象基本杜绝。仅掺水一项,全省乳品企业每年将节省资金1亿多元,节省加工费2000多万元。二是乳粉质量提高,销售呈抬头趋势。据各地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查结果,我省乳粉的平均合格率已达到80%,比上年全省统检时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到我省历史最高水平。产品也呈逐渐旺销势头。三是促进了奶泾基地的建设,加快了贸工农一体化的进程。一度出现的奶泾供求矛盾及掺假造成的损失,使乳粉企业逐步认识到发展奶泾基地的重要意义,一些企业在控制收购鲜奶质量,提高乳粉质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发展自己的奶泾基地,搞好“第一车间”的建设。如安达、赵光、胜利、林甸、富裕等地乳品厂,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畜牧业,建立自己的奶泾基地,加强了贸工农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我省乳品行业的发展。(闫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