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5年,全省水产品产量突破25万吨大关,其中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鱼种产量达到2.59万吨。渔业产值实现9.1亿元,水产业产值(含工副业)实现2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7.4%。养鱼户发展到48496户,渔业劳动力达到166502人,渔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400元。继杜蒙、肇源、绥化、密山之后,肇东和海伦两市又跨入万吨县的行列。 水面资源开发利用。全年共新开发利用养鱼水面40多万亩,地处贫水区的拜泉县开发养鱼水面1.17万亩。肇州县采取先开发后承包的形式,并辅以优惠政策,开发水面5.67万亩。 水产科技教育。各地大力推广驯化养鱼、综合养殖和名特优品种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共完成渔业“丰收计划”项目68327.6亩,其中池塘35475.2亩,平均亩产431.3公斤,亩盈利1003.4元;稻田养鱼32752.4亩,平均亩产63.4公斤,亩盈利256.2元。全省驯化养鱼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平均亩产350公斤以上。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综合养殖面积达到22.5万亩。
    渔业综合开发。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170万亩,其中“垄稻沟鱼”和“鱼稻菌”面积分别达到8万亩和1.2万亩,鱼产量16341吨,增产水稻42000吨,鱼稻两项纯增收入超亿元。一些渔场积极发展游钓业,兴办渡假村,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游钓点和渡假村已达200多个。一些具备条件的国有水产生产企业继续发展貂、貉、狐等珍稀毛皮动物养殖,现已发展到6.7万只。
    渔政管理。各级渔政部门突出进行渔业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检查。重点进行了禁渔期和禁渔区特别是边境水域的渔政执法检查工作。各地严格坚持捕捞渔业许可证制度,控制捕捞强度,涵养渔业资源,加强了特产鱼类资源的保护增殖工作。
    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995年,共投资112万元,扶持了1个地、3个县(区)、23个乡(镇)和1个渔业重点村的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已有13个市(地)、67个县(市、区)建立了水产服务中心,37个乡(镇)和2个渔业重点村建立了水产站。建立市(地)、县(市)、乡(镇)、村级渔业服务组织400多个,多层次的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水产品市场。全省冬春两季上市活鱼近万吨,尚志、肇东、阿城、安达、泰来、肇源等地建起了10多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全省地产鱼人均占有量达6.8公斤,加上外购的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达到9.5公斤。(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