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建设成就

“八五”期间,垦区广大干部职工战胜了连续四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各行各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九五”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垦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打破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非国有经济正在成为垦区经济新的生长点。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7.3%,非国有经济产值占13.7%。在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50.6%,较1990年减少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21.7%.增加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27.7%,较1990年增加3.1个百分点。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85.4%,较1990年减少5.3个百分点,畜牧业占12.9%,较1990年增加4.5个百分点,畜牧渔业占12.9%,较1990年增加4.5个百分点。在种植业内部,增加了高产优质的水稻、玉米面积523万亩,较1990年增长1.1倍。
    “八五”期间,垦区农业以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为目标,集中22.6亿元资金进行建设。狠抓以防洪涝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了抗灾能力。水利投资5.1亿元,完成土石方3.6亿立方米,开挖疏竣渠道2.5万公里,治涝794万亩,防洪352万亩,修建水库20座,建排灌站53座,打机电井3275眼,水利工程基本配套。投资5.2亿元旱改水田260万亩,亩产提高800斤。投资4.8亿元,购置农机具1.3万台,新建种子基地34处,种子加工厂18处,粮食处理中心55座。推广农业生产10项新技术和10种新机具,农业标准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以发展“两牛一猪”为主的畜牧业基础得到夯实。共投入2.9亿元,重点建设了26处畜牧基地;引进优良奶牛品种1000余头;建立畜牧兽医服务站1100处;建禽养舍4万平方米,青贮窖4万平方米,改良天然草场50万亩,每年提供优质牧草20万吨;购置畜牧机械1100多台。推广了12项实用新技术,推行规范化饲养。专业户已发展到2.59万户,养殖小区90个,养殖重点队和专业队138个。
    工业建设投资14.4亿元,重点对粮油加工、电力、焦炭、黄金、化工、建材、制糖等行业进行了扩建改造。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比1990年增长18.4%。
    加强了科技建设,完善了从总局科学院到管理局科研室直至农场科研站的科研网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累计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共获得218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星火奖1项,农业部丰收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6项。191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其中国优7种,部优89种,省优95种。47种食品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2%。
    开放引资、出口创汇成效显著。共引进外资5995万美元,利用日本政府贷款2亿美元。共建合资企业16个,比“七五”增加了11个。出口创汇3.6亿美元,年均7267万美元;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共实现贸易额2337万美元。(刘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