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5年全省植树造林28.99万公顷,为计划的142%。其中群众造林14.6万公顷,为计划的180%;国营林场造林7.6万公顷,为计划的116%;育苗0.99万公顷,为计划的120.2%;全民义务植树9300万株,人均4.4株。国家重点工程“三北”二期防护林建设,1986~1995年共完成造林67万公顷,保存面积58.4万公顷,为规划任务的118.6%。全省完成成林抚育93万公顷。林产工业,按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以人造板、地板块、卫生筷、牙签为主的木材深加工工业。加快以利用次小薪材为主的削片生产。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74起,森林受害率0.117%,森林火灾发生率为0.4次/10万顷,是1987年“5·6”大火以后连续第八个好年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27.9万公顷,发生率4.2%,比部下达指标低于4.8%。防治面积16.8万公顷,防治率达60%以上。监测覆盖达到88.7%,检疫率92.4%。购进检疫苗木12.1万株,检疫木材136.17万立方米,检疫种子154吨,全年共收检疫费109.52万元。1995年林业科技成果完成28项,其中获得黑龙江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有中黑防1号、2号杨选育研究、樟子松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开花结实等8项。全系统县级以上文明单位565个,占基层单位总数的75%。其中,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个,省级文明单位21个。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厅进行了机关的机构改革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在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的同时,做好机构合、并、撤和人员分流工作。使干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二是转换国有林场机制,在实行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了租赁、股份合作制经营,在两荒造林和林地改造中兴办家庭林场。全省360处国有林场1994年持平和盈利的296处,亏损的64处。1995年全省亏损的国有林场仅剩38处,持平和盈利林场上升到322处。三是转换国有苗圃经营机制,全省79处国有苗圃有74处盈利。四是乡镇林业站大力兴办实体。全省1161处乡镇林业工作站,有815处办起了实体,占70.2%,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自收自支,自食其力。五是打开山门,积极推进林农联营和国群联营,林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六是对部分国有林场低产林、散生林和两荒,实行引进承包,拍卖、租赁、联营和股份合作等新机制。
    调整结构,开辟第二战场。全省各地林业部门以拓展林产工业和发展多种经营为重点,1995年实现总产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依托山产品资源优势,开发蕨菜、食用菌,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发挥宜林两荒优势,发展种粮、菜、果、豆、药等经济作物。推进开发职工家庭培育木耳,养殖猪、牛、羊、鸡、鱼、兔,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努力开发金、石、沙等地下资源产业。利用次小薪和“三个剩余物”优势,开发木材削片、小木旋制品。
    做好科技兴林工作。加大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力度。1995年林业科技成果完成28项。如齐齐哈尔市全市容器苗造林达4.2万亩,“三大一深”造林14.3万亩,营造混交林2.2万亩。(张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