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5年黑龙江省医药经济继续加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工业总产值完成33.3亿元,比1990年增长99.7%,为“八五”计划的133.3%,年递增14.8%;商业总销售完成22.6亿元,比1990年增长30.5%,为“八五”计划的113.5%,年递增5.5%;工商利税实现3.1亿元,其中:预算内工商企业实现利税2.51亿元,比1990年增长50%,为“八五”计划的117%,年递增8.5%。医药经济的发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省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被列为重点扶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加快了支柱产业建设步伐。实施“8333”医药发展工程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名牌优势产品战略,到“九五”期末建成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等八大生产基地;发展30户重点工业企业,年内3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27.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3.5%,高于行业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发展30种规模经济产品;开发300种医药新产品,达到医药企业组织结构基本合理、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实行项目进度责任制,与地市签订责任状,年内完成基建技改项目22项,其中当年竣工项目7项,新投产项目9项,达产达标项目6项,共新增产值5.86亿元,利税5131万元。
    科技进步取得新成果。全省医药行业认真贯彻“科教兴药”的方针,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施名牌优势产品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了医药经济的科技含量。在中药剂型上实现了重大变革,为祖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前景。人参农药低残留的研究等科技成果在国内占领先地位。刺五加注射液等新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头孢菌素系列产品、a-干扰素、EPO等产品的引进和开发,把我省医药产品档次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年内开发新产品65种,申报并列入各级科研、开发、推广计划78项,通过鉴定成果16项;申报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药品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进步奖11项;申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2个,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牌产品5个,列入国家中医急症用药2个。新增产值达4.1亿元,利税达到8501万元。
    医药市场管理得到加强。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3月份组成检查组,深入到牡丹江、佳木斯等市县进行检查,推动了全省的清查整顿工作。省医药管理局会同卫生、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犯罪活动。年内全省取缔制售假劣药品黑点152个,查处不法药贩384人,没收假劣药品350种,价值200多万元。整顿了哈尔滨火车站前药品集贸市场,迁出82家经营企业,查处50多户黑市交易窝点。全面进行了换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合格证工作。通过换证验收,工业已有20户企业被限期整改,有11户企业被取消生产资格,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商业企业698个,查封个体药店62个,撤并批发网点14个,撤并零售网点134个,解决了经营网点过多过滥问题,保证了全省人民的用药安全有效。
    全行业以创建文明系统和文明单位为目标,开展了“双先”和“三文明”表彰,在省电视台兴办了全省医药系统“双文明”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文明单位建设活动。绥化地区、双鸭山市、鸡西市等9个地市级医药系统被地市和省局评为文明系统,有70%以上的单位建成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省医药管理局机关、省中药联营总公司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省药材公司等八个单位获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省医药干校获省直文明单位称号。(李钧贵 杨元复 王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