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我省建材工业在整个“八五”期间,发挥了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支撑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材工业努力通过内涵和外延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水泥生产能力已达720万吨,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达510万重量箱,分别是 1990年的120%和110.87%。石墨、石膏板、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上游水平。以生产年景比较好的1994年为例,工业总产值达47.37亿元,占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比1990年增长35.07%,与1980年相比翻了1.81番。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完成71.5亿元,同比增长6%;系统内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7%,系统内亏损面降低9个百分点,水泥完成660万吨,同比降低0.4%;平板玻璃完成530万重量箱,同比增长4.8%。
    1995年,全省建材工业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寻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进程。年初全省建材工业工作会议上,针对建材行业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条件不同等特点,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因厂制宜,采用不同方式,积极贯彻《条例》,推进产权改造。牡丹江水泥厂、黑龙江玻璃厂、双鸭山东方工业公司,鹤岗硅酸盐制品公司等4户省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各自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按照现代企业模式,提出了试点方案。全省绝大多数建材企业进行了产权界定或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
    (2)增强建材工业翻两番信心,抓好“九五”及2010年规划和建材基地建设规划的调研编制工作。通过对所有制结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建材工业的总量,提高效益。到2000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将完成60亿元,争取完成76亿元,必保提前两年翻两番,力争提前三年翻两番,五年年均递增速度为5~10%。
    (3)积极主动地为农村砖瓦化建设服务。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建材局组织专人对农村砖瓦化建设对建材产品的需要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提出了“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主动参与、积极引导、保障供给”的工作方针,并在“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建材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中,对农村建材的需求和供应进行了预测和安排。
    (4)加强企业管理,继续开展行业进档达标竞赛活动,努力提高企业经营运行质量。在全行业进一步开展了“转机制、抓管理、抓班子、练内功、增效益”竞赛活动,涌现出了牡丹江市建材局等3个先进地市建材局,牡丹江水泥厂等17个优秀管理企业,20名优秀管理工作者。
    (5)加强建材行业的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工作,不断加强行业管理工作力度。《黑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规定》于1995年6月29日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4号令的形式颁布实施;《黑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已上报省政府法制局待发。(杨丽彬  韩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