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5年,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全行上下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各方面都有很大进展。
    一、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改革力度。1995年,省中行的工作指导思想为:贯彻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推行以财务独立核算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机制改革,通过强化经营、从严管理,把效益搞上去,把案子压下来,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上,1995年突出了“独立核算”的财务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将各行的收入和支出、利润和“两金”分配、效益和职工工资紧紧地挂起钩来。建立各级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各行多收多支,少收少支。通过财务利润计划,激励和鞭策广大职工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增收节支,实现良好的经营成果。为使财务体制改革能够运作和顺利实施,省中行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其它配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以保证各项改革同步实施,协调动作,实现联动效应。
    二、树立存款增效意识,坚持不懈抓总量。1995年,中行黑龙江省分行狠抓存款,努力增加资金来源,平衡信贷收支。全年各项人民币存款净增30.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余额突破百亿大关,当年存贷差额缩小了15亿元;外币存款增加了6100万美元;本外币资金自给率分别提高了16.3和2.9个百分点。在保证支付的前提下,尽量压低备付,把握资金成本,归还总行到期借款3亿元,短期拆出一块资金,集中全辖上存资金投向效益好的地区和企业。在狠抓存款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强化了储蓄所(柜)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积极推广已开办的储蓄品种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开发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品种,全面推进了电脑储蓄,电脑普及率由1994年的22.9%上升到65%,并扩大了单人临柜操作覆盖面,在积极稳妥、讲求效益的前提下,加快了网点建设和多功能储蓄所转化步伐。二是加快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在保证安全和效益的前提下继续创造条件扩大了发卡行。三是狠抓了负债结构的调整和目标责任的落实。在全面增加负债总量的同时,注意了调整负债结构,不断扩大低成本资金来源。
    三、优化资产结构,狠抓资产质量的提高。1995年,全行上下把提高资产质量、控制资产风险作为实现效益的一项关键工作来抓。各级信贷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盘活和优化资产上,运用各种手段收贷收息,压缩了部分低质量贷款,收回了大量抵押物品,并积极组织变现。坚持谁效益好就支持谁的原则,强化了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评估委员会的作用,从源头上把住了新增贷款的质量关。新增本外币贷款主要投向了能源、石化、邮电、交通等行业和效益好的企业;加大了对基础产业的投入,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拓展中间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1995年,各级行在营业、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等方面研究了许多增强竞争 能力,提高市场份额的具体措施。广泛加强了与客户的联系,主动上门服务,进一步理顺了内部工作程序,优化劳动组合,为客户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服务;加强了信贷部门与结算部门的配合,利用资产业务拉动和拓展中间业务,全年累计发放打包贷款170笔,金额9443万元;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全省结、售汇平仓,全年结、售汇额达13.02亿美元。
    五、强化内部监管,大要案得到遏制。1995年,全省各行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充实了监察、稽核力量,加强了执行制度、防范案件和事故的检查,强化了内部监管力度,完善了监管手段。开展了对保函、拆借资金、外汇资金、帐外经营等业务的专项稽核;重点加强了离任稽核和信用卡等高风险业务的稽核。加强了“三防一保”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对要害部位进行了重点防范,全年未发生重大案件。(冯荣通 毛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