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 款
到1995年11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507.9亿元,比年初增加96.7亿元,增长23.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26.1亿元,较年初纯增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6亿元;企业存款余额达81.8亿元,比年初纯增12.1亿元,1~10月份平均余额为78.2亿元,比上年多增13.2亿元,增长20.9%。
业务开拓有了新进展。开展代发工资单位达8068个,比年初增加540个,年内累计代发额达12.2亿元;新办小额抵押贷款发放171万元;新办住房储蓄业务年内累计存款增加1.2亿元;新办个人支票(不含旅行支票)年内累计办理2100笔;代受理牡丹卡业务41.5万笔;试办了代理股票、代保管新业务,增加了企业住房基金、养老保险基金、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新的业务种类。
同业竞争保持了优势。储蓄存款增长仍保持了“三分天下”,增长额占农、中、建、交、邮政、光大、城信诸家储蓄增长总额的30.8%,较年初提高了0.29%;在企业存款工作激烈竞争中,注重公关实效,切实解决大系统、大户的存款和结算问题。铁路、邮电、电力等存款大系统为贷款投入重点,稳定了大户,增加了对公存款。
存款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储蓄存款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遏制了活期储蓄占比前三年平均每年下降2.7个百分点的趋势。1995年11月末,活期储蓄存款占比为15.8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省所均储蓄余额为3049万元,增长23.59%;所均纯增储蓄605万元,增长20.52%;人均纯增储蓄144万元,增长21%。
电子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1995年11月末,全行(不含哈市分行)电子化储蓄营业网点629个,新增170个,电子化覆盖率达53.89%,比上年提高14.15个百分点;储蓄事后用计算机监督的所691个,占储蓄营业网点总数的59.2%,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注重了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到11月末,全省有410个储蓄所实现了微机联网,开办了通存通取业务。存款结构的转变,改变了依靠高成本获得高增长的做法。1995年1~11月企业存款占存款总量达21.34%,较年初增长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增加活期储蓄存款,降低筹资成本,遏制了低成本储蓄存款下滑的势头。着重抓了网络基础建设的试点,为通存、通取、代收、代付、代缴、代扣业务以及IC卡、消费卡、结算卡等活期低成本业务开辟良好环境。
推行企业销售收入回行率承包办法。使在工行开户企业的销货款分流减少到最低限度,全省推行企业销售收入回行率承包办法。确定大庆石油管理局等10户最大贷款企业为总、省行企业销货收入回行率的监测单位,截至11月末,全省已有1397户企业实行了销售收入回行率承包。(程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