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1995年,全省粮食总产2590万吨,在灾害较重的情况下,获得农业大丰收。由于各级政府和粮食等有关部门工作力度加大,以快于往年的进度超额完成收购任务。1995年(粮食年度)全省粮食收购入库925万吨,其中定购粮347.5万吨,议购粮577.5万吨,比计划超额175万吨;省内外粮食销售610万吨,比计划超额110万吨,其中组织省内定购粮调拨130万吨,销售275万吨,还完成了紧急调运25万吨专储玉米入关任务,并结合收购、调拨和销售完成了专储粮轮换、集并工作。粮食部门加强购销工作,掌握必要粮源,精心安排市场,保持粮食有效供给,保持了全省粮价和市场的稳定。全省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有很大发展,国家级粮油中心批发市场获国内贸易部批准,已建成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5处、县(市)初级粮食批发市场43处,发挥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
    全省粮食系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物质技术实力的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体系。现有国家粮库612个,仓容550万吨,烘干能力250万吨,铁路专用线15.2万延长米,一些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发展,机械化作业能力增强,微机化管理已在一些粮库应用。全省粮食系统拥有油、米、粉、食品和饲料加工厂283家,加工能力达735万吨。1995年继续实行加工增值战略,全省投资1.2亿元,用于粮办工业搞技术改造、开发粮油新产品、扩大精深加工,使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全年粮油、饲料加工量达420万吨,实现现价产值82.4亿元、利税2.74亿元,这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20%、71.2%、82.7%,仅大豆加工产值就拉动全省工业总产值上升2.9个百分点。粮办工业的设备工艺水平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所产的色拉油、清洁米、专用粉和高科技饲料等名牌产品达50种,其中一、二级大豆油和绿色无公害精洁米已进入京、津、沪、穗市场,成为畅销产品。绿色无公害精洁米不但得到国内的一致赞誉,还跨海越洋进入日本。
    近几年,全省粮食部门一直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并从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增收节支等方面人手,狠抓扭亏增盈。1995年,政策性业务发生亏损2.55亿元,商业性经营实现利润5.25亿元,亏盈相抵纯利润2.7亿元,多种经营实现利税1.35亿元。又偿还历史挂帐7.3亿元,这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至此已连续4年扭亏增盈、偿还挂帐,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表扬。
    1995年,在巩固以往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19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14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文明单位;评选上全国劳动模范6名,内贸部系统劳动模范11名,全国首批青年文明单位1个,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个和巾帼建功模范1名。(陈殿才 闫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