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99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共计38所(其中地方所属高等学校25所)。本、专科招生35270人,比上年增加1020人,增长2.98%;在校生113523人,比上年增加4801人,增长4.42%;在学研究生5643人,比上年增加549人,增长lO.8%;研究生招生1914人,比上年增加了35人,增长1.86%。本着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高等学校对办学层次、专业结构进一步进行了调整,本、专科招生比为1:1.1,本科专业招生相对上年有所增加,法学、工学、理学、文学、农学专业招生数量较上年有所上升,经济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招生数量下降。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476893平方米,生均达48.24平方米;藏书1513.93万册,生均133册;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307万元。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教师学历、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199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教师16542人,其中有3883人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47%;专任教师中教授1526人,副教授4634人,讲师672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23%,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高校管理体制,按照《纲要》提出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继续以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归属不变、先易后难为指导方针,实施高校间的联合办学,从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办学效益,1995年10月,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高等工业专科学校联合成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与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合并成立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院、佳木斯大学联合成立佳木斯大学的合并方案已经国家教委批准。
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明显增强,1995年全省高等学校有校办企业284个,其中高新技术校办企业114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6亿元,利润394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和22.5%,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15%的工作目标。高等学校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创办园区和科技一条街,逐步形成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群,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能力。全省现有高新技术园区7个,规划面积1378公顷。仅哈尔滨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全省高校就有120多家校办企业,140多个项目入区落实,许多校办企业的项目、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1995年,全省高等学校在省、市科研成果洽谈会上展出140项科研成果,宣传推广626项科技成果和67种校办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与全省大中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签订了42项技术转让合同。为深入实施“科技兴省”战略,集团承包和帮扶、包扶工作的效益明显加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95年,全省20多所高等学校与114个乡企工业小区对接,开展帮扶工作,实行了人才培养、成果转让、产品开发、科学管理一条龙全程服务;继续开展对克东县的包扶工作,帮助克东县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在技术转让和科研成果转化上予以优惠,扶持克东县发展乡镇企业和县镇企业,使克东县彩色琉璃型复合瓦厂等三个企业在1995年经济效益上有明显提高。另外,农业院校学生还利用寒暑假开展“科技兴农”活动,推广优良品种、智力扶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通过多渠道吸纳的科研经费达2.7亿多元,其中校企合作(横向合作)的经费一次突破1亿元大关。承担的国家、部、省及各企业的项目超过4500个,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了成果的转化工作,1995年,全省高等学校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转让的成果超过250个,转让费近3000万元,获得地、市政府以上奖励的项目达300多个。(崔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