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救灾管理体制
1995年,各级民政部门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第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逐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承担的救灾新体制,即:市县救小灾;中灾以市县救济为主,省给予补贴;大灾、特大灾以省救济为主,中央给予补贴。年初,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中小灾救济预备金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实行救灾管理新体制的有关问题。各市县以测定救灾等级为重点,以明确各级政府救灾责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根据对历年灾情的分析测算,初步确定了各市县应列入财政预算救灾预备金的计算标准:国家和省认定的贫困县(市)按农业人口人均0.8元计算,中等县(市)按农业人口人均1.1元计算,省级认定的十强县(市)按农业人口人均1.4元计算。经过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全省有89个县(市、区)政府把救灾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到位救灾款额2009万元。(耿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