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一、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1995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90年增长101.7%,“八五”期间递增速度为15%,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该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乡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产值达到4.4亿元(现价),比1990年增长6.2倍。畜牧业发展迅速,大牲畜存栏已达13.1万头,比1990年增长45.2%,牧业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已达47.7%,比199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省68个民族乡镇经济增长迅速,民族乡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26.9亿元(现价),绝大多数民族乡镇都已实现提前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全省民族乡镇乡企总产值达34亿元,比1990年增长3.3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的民族乡镇已有18个,占民族乡镇总数的26.4%,其中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已经进入全省百强乡的行列。“八五”期间全省民族乡镇实际利用外资达16.6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2.8倍。对人口较少的几个民族,加强了扶持工作力度,帮助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乡村实施发展规划、纲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少数民族人均收入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已由1990年初的30%下降到12%。全省民族乡镇人均纯收入达到1751元,比1990年增长52.7%;自治县正在改变贫困县面貌,人均纯收入已达1180元,比1990年增长107%。
二、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省政府于1995年6月29~30日召开了第四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有200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受表彰。
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1995年,全省高校招生中录取民族预科班大学生60名,录取民族中专生252名,少数民族考入大专院校学生2412名。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2枚银牌。民族乡镇文化、卫生服务设施已有一定规模,县、乡文化馆(站)、广播站、电影放映队等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全省少数民族聚居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的已有238个,占全省民族村总数的25%。
四、民族工作部门加强协调工作,为少数民族办实事。从1994年起,民委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为杜蒙自治县“五个基地”建设解决资金、技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同省计委、省财政为省民族中专筹措资金,保证了4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当年开工当年交付使用。省民委还从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扶贫资金2200万元,用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年底,通过机构改革,省民委、省宗教局合署办公。(连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