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方正县

县委书记:陈玉岭 1948年4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由广恒
    县 长:徐振湖 1949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任现职。
    副县长:徐作家 刘庆有 孟繁国 张学忠 陈云杰 陈春林 齐伯文
    县政协主席:马维义
    【概 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364元,增长47.5%;职工人均年工资3613元,增长47.5%;农村人均收入2302元,增长69.3%。
    农业总产值实现4.4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0.6%;粮食总产达1.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1.2%;农业产值实现2.9亿元,林业产值1055万元,畜牧业产值1.15亿元,渔业产值22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9.9%、53.6%和5.6%。
    工业总产值实现2.3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实现利税2409.8万元,比上年增长42%,实施技改开发项目15项,投资2248.5万元,已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创产值5330万元,新增利税1424万元。全年创办5个产业,开发近20个产品,产值4300万元,创利税260万元。
    县级财政收入实现3364万元,完成各类税收402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99%和25.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8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6.02亿元和7.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和12.6%。保费收入496.8万元,比上年增长48.9%。
    非国有经济实现产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6亿元,实现倍数增长:实现税金1130万元,比上年增长30%。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9%,实现税金60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8060户,私营企业302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3.8%和263.9%。
    完成了以住宅楼建设为重点的基本建设项目31项。总投资7320万元,总建筑面积87694平方米,其中住宅楼共78876平方米;完成了北一街地下排水工程,城镇新增自来水用户1050户,供水普及率达到76%,计量供水率30%;程控电话总装机7419部。10个乡镇实现电话程控自动化,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3.5部;有线电视入户2500户;完成了方正变电增容和部分低压线路改造工程;新建校舍7070平方米,砖瓦化校舍达97%,有6个乡达到了“普九”标准: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率达93.2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以内。
    121户工商企业实行了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引进外资112万美元,建成7个合资项目,出口额实现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对外劳务输出不断扩大。
    【开发水稻绿色食品】  1995年,双凤灌区水稻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水稻,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全面审核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由此加工的“寒寒牌”大米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方正银鲫原种场投入试生产】  方正银鲫原种场是1992年由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原种场,总投资673万元,是集保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原种保质基地。设计年生产能力为水花2000万尾,夏花125万尾,一龄原种后备亲本20万尾,二龄原种后备亲鱼6.5万尾,二龄鱼种1.6万尾。
    【辟建“中日友好园林”】  引进日方捐资1200万日元,在原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周围扩征林地1.1万平方米,建造了“中国养父母公墓”、“陈列馆”、“和平友好纪念物”、“日式大型拱门”。同时完成了部分配套工程,定名为“中日友好园林”,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实施“百千万工程”】  建成百头牛场11个,千头猪场17个,五百头猪场12个,百只羊场15个,万只禽场6个。全县黄牛、生猪、羊、蛋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5.5万头、13.3万头、1.65万只、158万只。畜牧业实现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城镇居民住宅楼建设取得进展】 完成18栋住宅楼,建筑面积78876平方米,入户678户。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实现8.45平方米,比“七五”期末增加1.6平方米。(方正县政府办公室 李忠军 史山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