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
县委书记:廉继颇 1938年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0年5月参加工作,1989年9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贺秀峰
县 长:王 荣 1944年生,大学学历,中
共党员,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任现职。
副县长:李宝山 于文学 杨文波 车向前
王德山 王玉祥
县政协主席:林成贵
【概 况】 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46.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3095元,比上年增长46.5%;全口径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54:22:24调整到51:22.8:26.2。
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绿色经济战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农业总产值实现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粮食总产在部分乡镇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5亿公斤大关,实现5.41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2.2%。1995年被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作物面积达到15万亩,绿色食品品种发展到8个。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产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8.13亿元(按照新统计口径),比上年增长12.4%。农村人均收入实现2250.8元,比上年增长40.1%。林业、副业、渔业、庭院经济也有较大进展。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工业
坚持改革、改造、管理有机结合,以改革为先导,以改造为手段,以管理为基础,协调运作,整体推进。全年技术改造立项13项,落实资金2650万元,开发新产品16种。工业总体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46亿元,比上年增长58.7%。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6.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县属工业总产值实现4.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国有预算内工业产值实现1.67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实现销售收入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1.5%;实现利税2355万元,比上年增长74.8%。个体私营工业实现产值8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三资工业企业达到15户。建筑业实现产值3230万元。
财贸
坚持抓重点,盘活存量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严格制止“三乱”,维护了市场秩序,净化了经济环境,第三产业及非国有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0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国合商业纯销售收入实现2.91亿元,实现税金1719.7万元。全县工商税收实现4661.4万元,比上年增长32.6%。财政收入实现6358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发展到9860户、125户;个体私营业户从业人员达到28859人,纳税额完成601.4万元。
科教文卫
科技教育的战略地位逐步加强,科教兴县深入展开,科技成果推广获较大进展,1995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0项。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全县已有70%的小学和初中达到了规范化学校标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0%。邮电通讯质量、容量、效率显著提高,程控电话容量增至1万门。卫生工作又有新起色,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1.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6‰以下。
城建
地方道路建设和公路养护获新成绩。1995年新修白色路面2650延长米,日排水能力达到1万吨,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1994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1.8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
【庆安县绿色食品经济发展迅速】 庆安县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抓基础建基地,抓龙头建企业,抓市场促销售,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开发的新格局。全县已建成6处绿色食品基地,形成了粮食、蔬菜、畜、禽、奶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北国王牌大米、余庆牌大豆、绿地牌精炼豆油、寿字牌乳粉、健民牌玉米、庆泉牌高粱酒、特酿酒和绿洲牌精洁粳米等8个产品被认证为国家绿色食品,拥有了以县制米厂、植物油厂、绿洲精洁米厂、长寿营养食品公司、北方酿酒总公司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群体。绿色食品水稻成为牵动全县经济的主导产业,1995年种植11万亩,仅此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绿色食品水稻加工企业年加工10万吨,实现产值1.80亿元,实现利税2160万元。(庆安县政府办公室 孙水清 胡忠伟 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