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拜泉县

县委书记:柳 彦 1949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4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郝忠信
    县 长:王树清 1946年12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92年任现职。
    副县长:王洪丽 吕兴久 郑国军 王国卿 黄德身 苏喜昌
    县政协主席:张 岐
    【概 况】  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04亿元,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第三产业完成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完成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1%;粮豆薯总产6.4亿公斤。涌现出养殖专业户31570个,乡村办牧场316个,各类养殖一条街386条。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11.95万头,其中黄牛9.25万头,生猪存栏22.5万头。牧业产值完成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1%。全县养鱼水面达到3.7万亩,新增鱼池1027个,新增面积1.17万亩。全县累计造林面积达109.2万亩,森林覆被率达20.2%。改造低产田206.9万亩,开发利用“五荒”18万亩。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69亿元,实现利润5531万元,实现税金197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7%、40.4%和48.9%。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50%。
    生态农业建设
    1986年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以来,共建起4种模式的生态经济区150处,农业综合开发区32处。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林业生产百强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基点县、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先后8次出席有关生态农业与生态经济的国家和国际性会议,美、日、韩等国家的生态经济专家曾多次慕名来访。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考察与研讨会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小流域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拜泉县召开。拜泉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被专家们誉为国内同类地区领先水平、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
    全县拥有县办企业218户,其中有212户企业进行了资产经营方式和产权制度改革,占企业总数的97.2%。已建立起糖、乳、麻、粮油、肉蛋、皮革、饲料等几个种养加一条龙系列化企业群体,国有中型企业发展到8个。甜菜收购17.8万吨,亚麻2.4万吨,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备足了原料。199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税金618.4万元,增长6.7%;实现利润287.1万元,比上年减亏增盈1805.3万元。
    财贸
    形成了以城镇市场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乡镇集贸市场为基地的市场网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7亿元。全县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7014户,从业人员达105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8.7%和25.6%;私营企业发展到20户,从业人员16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61.6%。全县个体税收达909.6万元,占工商税收总额的24.9%。外贸出口供货额达到2441万元。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285.4万元,增长13.6%。工商税收完成3651.6万元,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1925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36.8%和2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3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21.6%。
    文教
    全县共落实科技项目25项,获经济效益近2100万元,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已达到28.5%。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县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为37.6%,增加2%,高于地方支出平均增幅3.4个百分点,基本消灭中小学校一级危房,校舍砖瓦化程度达到90%。1995年,全县有539人升入大中专院校。
    城建
    近年来,投资4889万元进行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2221万元,完成了城内12.8万平方米的水泥路面铺装、2万多延长米的排水管网铺设和3700延长米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及自来水增容等建设项目。投资93.5万元完成了城东生态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内人口全部吃上自来水的基础上,农村已有7.25万人吃上自来水。城内已有35栋14万平方米的住宅楼交付使用,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5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20%。乡道整修铺装892公里。县内光缆通讯网络延伸到乡村。全县已有20个乡镇167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进入全国直拨网,完成了220公里的光缆工程建设以及900兆移动电话安装工程。全县程控电话扩容到1万门,并开通了移动电话业务。(拜泉县政府办公室 张岩波 孔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