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开发区综合效益审计调查

  1996年,省审计厅对19个县(市)已建成的42个农业综合开发小区(以下简称农业开发区)的开发项目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管护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进行了审计调查。42个农 业开发区总投资267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274万元;地方配套2684万元;开发贷款4197万元;群众自筹9607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19万亩,开垦宜农荒地36万亩,造林12万亩,改良 草场27万亩,1995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0925万公斤。成绩如下: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了抗灾夺丰收的能力。42个农业开发区共修建小型水库20座,桥、涵、闸等构造物3372座,开挖疏 浚渠道4565公里,打机电井5505眼,购置农机具1450台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添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治理与增值协调开发,开发区在坚持宜粮则粮、宜林 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鱼则鱼的开发原则下,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在完善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同时,实施了农、林、牧、副、渔、企综合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 元发展和良性循环,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水稻旱育稀植和超稀植,大豆垄三栽培和精量点播,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等技术全面推广 ,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42个农业开发区的粮食总产增长到1995年的155390万公斤,比开发前增长315%。农民收入增加,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据统计,1995年42个农业开发区的农民 人均收入达到2083元,比全省农村人均收入高出323元。调查说明,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实地踏察的400座构造物、16处抽水站、134公里渠系、644亩鱼池等开发项目,89.1 %运作良好,效果明显。但还有10.9%的构造物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工程质量差、闲置等问题。主要是:1.部分田间配套工程施工质量较差,18个开发区的49座田间工程,施工质量较差,经过 几年运行有的工程损坏比较严重。2.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管理、维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9个县的开发区建成后,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有15座工程项目出现了人为破坏问题。6个开发区的部分 闸、涵等构造物和疏水渠道淤积严重。个别工程闲置未用,未发挥工程效益,造成开发资金浪费。(贺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