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改造
黑龙江省共有中低产田533.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东片:即三江平原腹地,为粘质草甸土(黑糗土)和白浆土,面积为193.4万公顷;中片:即松嫩平原东部和 北部,为退化了的黑土地带(破皮黄),面积为13,3万多公顷;西片:即松嫩平原西部和南部,为轻碱土和风砂土,面积86.7万公顷。针对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情况, 各地都加强了对中低田的治理工作,将其作为发展农业后劲的战略措施。全省利用三江、松嫩两大平原被列入国家统一开发治理项目的机遇,广泛开展“沃土杯”、“黑龙杯”、“农业机械 工程”、“耕地培肥计划”等活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培肥改土,农机、农艺、生物、工程措施并举,进行东部治涝,中部防治水土流失,培肥地力,西部治旱、治盐碱、治风沙。对坡 耕地的治理,通过采取改垄、种植植物带、修坡梯田、水平梯田、土壤耕暄等措施,到1996年底,全省共治理坡耕地133.3万多公顷,营造水保林66.7万公顷,防止水土流失面积达226.7万公 顷。列项综合治理小流域460多条(10—30平方公里/条)。此外,通过采用农肥改土、种豆科饲草改土、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措施,全省已有150多万公顷中低产田得到改造。(陈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