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996年国家下达的产金计划18.5万两。我省制定切实增产措施,千方百计增产增收,实际产金20.7万两,超额11.8%完成国家计划,交售黄金20.54万两,比上年提高了2.71%。其中, 地方黄金企业完成年计划的124.6%。
后备资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我省黄金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全行业上下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速地质科研与勘探,为黄金行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96年,全省 共签订10个项目总计3702万元的还款计划,占国家下达第一批还款计划应收资金的51%,迈开了我省有偿使用黄金资源的第一步。同时,积极争取地探资金,推进我省“砂转脉”战略计划。 1996年,我省向冶金部黄金局申请地探资金借款项目13个,借款2206.8万元,预计可提交岩金储量23.8吨,砂金储量4.3吨。部分黄金企业挖掘自身潜力,多方筹资,加强探矿工作,也为全 省探矿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岩金比例稳步提高,“砂转脉”战略再见成效,是1996年黑龙江省黄金行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围绕“砂转脉”这一黄金发展战略,全行业在岩金勘探、开发以及技术服务上不断加大倾斜 力度,促使我省不同规模的岩金矿山相继投产,一些岩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老柞山金矿、东风山金矿等岩金矿山生产稳定,选矿回收率有较大提高;大安河金矿经过多方 努力,黄金产量飞速增长,一跃成为万两矿;鑫城金矿、新立金矿边建设、边生产,发展势头良好;虎林县、东宁县黄金公司的低品位矿堆浸,产量也有较大增长。1996年,我省岩金产量占 总产量的比例已达44%,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岩金生产比例的提高,为我省黄金工业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黄金矿产资源管理和产品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黄金管理部门针对黄金生产中存在的非法开采、黄金走私等问题加大了管理力度,对非法开采、黄金走私的治理和打击 收到明显效果。各地、市加强了对黄金生产、成品的收购工作及安全措施。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等市配备专车,并筹集资金及时深入矿区收购产品,保证产品及时上交人民银行。(李凌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