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1996年,全省公路交通工作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三个有所突破”。1.在两个转变上有所突破。交通工作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的力度明显加大。各地市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公路建设,鸡西、佳木 斯、绥化、伊春、鹤岗、齐齐哈尔和鸡东、萝北等市县都把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地方一号工程来抓。1996年,各地自筹资金5.4亿元用于公路网化工程建设。
2.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突破。1996年是全省公路建设史上施工项目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入资金量最大的一年。“一环五射”和“OK”型主骨架公路建设里程925.7公里,实际完成 路面247.3公里,其中大庆绕行线48公里、宝泉至二井子段42.6公里、鸡西至马桥河鸡西境内段42公里均竣工通车。哈尔滨至大庆高速公路一幅、哈尔滨至佳木斯、横道河子至牡丹江、伊春 至庆安公路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建设计划。特别是哈大高速公路另一幅,从动议建设到交通部补贴到位,仅仅用了5个月时间,由于工程施工组织严谨,工期由3年缩短为2年。1997年10月 全省将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全省网化工程1996年开工项目63项,建设里程622公里,年初计划竣工300公里,实际竣工450公里,超计划50%。全省干线公路年均好路率65%,超计划3.4% ,综合值65,超计划2.3,地方道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40.3%,超计划6.7%,综合值达到58.4,超计划62.4,打通不通公路的村40个,打通了全省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乡。
3.开辟资金来源方面有所突破。1996年是我省交通部门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最多的一年。省政府出台4项政策:第一项是对大庆地区油田车辆从1996年8月1日起, 按国家政策征收养路费;第二项是养路费每吨每月由160元提高到200元;第三项提高过路过桥费征收标准,一年筹资7000万元;第四项是开征了公路货运附加费。以上四项政策,资金基数年 均增加5.5亿元至6亿元。全省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6.5亿元,争取贷款23亿元,争取交通部补贴超5亿元。
二、“四个有所发展”。1.道路运输有所发展。全省营运车已达9120台,比上年增长12.5%。全省共完成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比上年提高11.3%和13%,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 别比上年提高15%和11.6%,汽车口岸运输进出口货物45万吨,比上年增长21.6%。运输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客运市场主体得到进一步优化。全省在搞好干线营运车辆的联营、联合、 挂靠试点和出租车公司化经营的同时,组建了黑龙江省龙运集团,加快了道路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步伐。把汽车驾驶员培训和经营性停车场纳入行业管理。组织制定了道路运输主枢纽 系统建设规划。
2.各项交通规费征收工作有所发展。1996年交通各级征费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开源挖潜,加强管理,使各项规费征收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全省交通规费征收总额达到174911万元,其 中:公路养路费征收达117508万元,运管费征收10700万元,客运附加费征收达7094万元,过路过桥费征收24609万元,地方养路费征收15000万元。
3.交通科技教育事业有所发展。按照交通“九五”科教发展计划,全省加快实施科教兴交通战略。在教育培训方面,投入资金600万元,培训职工71820人次。全省合理配置教学基础设施 ,实现了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交通于校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在科技方面,充分发挥交通专科学校、科研所和设计院的交通科技开发、推广、应用的阵地作用,投入资金610万元,全年组织 重点科技攻关80项,组织行业联合攻关17项,其中有的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有所 发展。全省交通系统开展“爱我交 通、珍惜环境”活动,切实加强各 级领导班子建设、思想作风建设 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内树行风、外 塑形象,收到 实效。全省交通系统 已建成各类文明单位1050个,占 应建单位总数的87.5%。全行业 继续开展廉政勤政建设,认真落 实权力分解、重要岗位轮换、办事 程序公开、群众监督制约机 制。在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上,采取有力 措施,治理公路“三乱”现象,经国 家交通部、公安部、国务院纠风办 公室检查,确认我省为全国首批 国道省道基本无“三乱”省份。
三、“两个有所完善”。1.完 善了交通法规体系。《黑龙江省道 路运输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 会通过,已在1997年3月1日起 实施,《黑龙江省地方养路费征收 使用管理办法 》、《贷款修路收费 还贷公路征收通行费管理办法》 等12个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也已制定下发。
2.完善了管理机制。全省交 通强化管理,在公路管理体制上, 重新明确了政府部门与公路行业 的管理关系,重新明确了管理部 门的职责。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上,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了工程设 计、工程监理与监督、工程概预 算、工程施工中的制约机制,全面 推行项目业主制、工程招标制和 工程风险抵押制,建立了新型的 奖励激励机制。在运输管理体制 上,进一步理顺了交通行业管理 部门同相关部门、运输中介组织、 运输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关系。通 过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 全行业的管理水平。 (李璐瑶 林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