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资金计划

  1996年黑龙江省工商银行资金计划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规范管理为手段,按着“紧中有活,均衡放款,突出重点,灵活调剂,早投放早见效”的计划工作 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资金计划部门的总枢纽、总闸门、总调度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和强化了六大系统的调控力度。一、强化了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控力度。明确各方面管理资金的责任, 定期分析、预测信贷资金状况和趋势,通过“资金头寸日报、旬报”,做好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平衡工作。二、加大信贷规模的调控力度。改革信贷规模的分配办法,把新增贷款规模的50%按 新的“三挂钩”办法进行砍块分配,加大了存款和效益的比重,使规模向经营相对较好、资金相对宽松的行倾斜,充分调动了基层行抓存款、抓效益的积极性。在严格控制信贷总量的同时, 对固定资产、专项贷款、各直属单位、牡丹卡透支、帐外业务进帐并表、小额储蓄存单抵押贷款等诸多项目进行统筹安排。信贷规模调控力度的加强,有力地促进贷款投向的优化。三、加大 备付金调控力度,大幅度压缩无效低效资金占用。为提高资金的运用率和经济效益,把过去总行规定的“备付金率”管理改为“备付金限额”管理,根据各市地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经 济环境所形成的货币投放、回笼特点,同时参照各市地行近二年在人民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的使用规律,对各市地行核定了淡、旺季的备付金最高限额。四、加大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力度, 为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逐步优化资产质量,缓解资金紧张压力,大力开办票据贴现业务。对贴现贷款采取倾斜政策,专项安排一定数量的贴现规模。五、加大以利率调控资金,增加效益的 力度。对内部资金实行差别利率。对在省行上存资金的行实行在联行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的优惠利率,超占汇差资金的行采取加倍罚息的制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压差工作,有效地调动了 各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六、强化信息情况反映工作力度。定期开展资金营运分析,分析资金来源和运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进行了全省债券回购情况、“八五”期间 优惠利率情况、帐外经营、违规经营情况等9个专题调查,为资金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凡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