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体制改革

  以改革为主题,使国有饮服企业逐步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早在1979年,国有饮服业中的小企业就首先开始租赁经营。对一些边小微亏的企业实行了租、转、卖,对效益比较好的,普遍 实行国有民营。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不认真履行合同,不能确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待遇,1996年各地都认真进行了整顿,建立了必要的审计制度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使企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齐齐哈尔市通过选择班子素质好、经营较稳定的企业,把几个规模小、管理需强化的小企业组成中心店,实行带动经营。大中型企业普遍采取的是个人或集体 承包,1996年少数企业开始实行委托经营试点。企业内部“三项制度”的配套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发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组、兼并、联合、资产活化经营等,在饮 服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鸡西市饮服集团总公司从1988年开始,就突破了“国有资产动不得”的禁锢,把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来经营,对已经扭亏无望,濒临倒闭,资产低效 运行的企业,在保证职工得到合理安置的前提下,及时进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大胆活化资产,走资本经营之路,将原来的22个企业优化组合为9个企业,实行卖旧的建新的,实现优势 互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几年来先后卖掉了5个小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使总公司的国有资产由1988年的323万元增值到950多万元。1996年,各中心城市的饮服集团总 公司把加强对所属企业管理,理顺和完善集团运作机制作为改革的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陆智慧 郑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