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哈洽会
第七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成交总额为38.1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贸易合同金额20.32亿美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合同、协议金额12.25亿美元;国内贸易额5.89亿人民币,折6991万美元,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金额40.90亿人民币,折4.85亿美元。旅游成交额350万元。这届洽谈会交易内容丰富,合作领域广阔,合作层次提高。哈洽会日趋国际化。
招商招展范围扩大,从区域走向世界。参加这届洽谈会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捷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叙利亚、以色列、莫桑比克、蒙古、朝鲜、汤加王国、南非和台湾、香港、澳门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客商,国际性明显增强。其中,巴西和阿联酋等14个国家是第一次参加哈洽会。不仅与会国家增多,而且外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俄罗斯等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客商4496人,占75.3%,其它国家和地区1506人,占24.7%。其它国家和地区外商占外商总数的比重比上届提高5.4个百分点。还有13个国家派出26个官方代表团与会。
洽谈内容丰富,交易方式趋向规范化。这届洽谈会坚持经贸并举、进出结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内横向经济联合的合同、协议金额占成交总额的44.85%,比上届提高10个,百分点。这届洽谈会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项目多,效益好,成交率高,突出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老企业改造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仅黑龙江省就推出610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0个。这些项目经济效益好、吸引力强,洽谈成交十分踊跃。黑龙江省推出51户拍卖企业,已有20户企业签订了委托经营、参股经营的合同与协议。同时,还推出16条旅游线和8个需要开发建设的旅游景点的招商引资项目。
展品档次、质量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这届洽谈会国内参展商品有农副产品、食品、轻工编织产品、机械、化工、电子产品和医药保健品等20大类,2万多个品种。其中,名、优、新、特商品占80%。展品由主要面向俄罗斯等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市场的中低档商品为主,转向以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商品为主,有些商品是国际市场上的驰名商品,受到与会各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青睐。
交易主体多元化,生产型企业唱“主角”。这届洽谈会进一步突破了中介性贸易企业为主的格局,三资企业、生产型企业增多。国内参展企业764家,其中外经贸企业218家,占28.5%;三资企业361家,占47.2%;工矿企业147家,占19.2%;乡镇企业和科研单位等38家,占5.1%。(臧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