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基础性研究

  课题共立项180余个(不完全统计),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总资助经费超过500万元。其中省科委立题资助124项,省教委立题资助约50项,另有部分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或其他渠道的社会资金立题资助。省科委对基础性研究的资助主要使用“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经费。全省基础性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并分布在众多学科领域 。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资助和省教委支持下,黑龙江大学俞文光教授主持的古建筑声学问题研究,在北京天坛声学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于5月通过鉴定,被有关专家视为 对天坛古建筑声学现象的重要发现,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开发天坛旅游资源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东北农业大学谭景和教授(1995年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主持完成的霍 英东基金项目—“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绵羊克隆”,在国内首次获得绵羊移核囊胚。东北农业大学王守德教授主持的省级攻关项目—“水稻抗病、抗虫转基因植株”的研究已获抗虫转 基因植株。哈尔滨理工大学王廷辅教授等三人承担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ORLICZ空间的点态性质”,在1995~1996年两年间公开发表25篇论文,其中12篇在国外发表,该成果给出了8种几 何点的最后刻划,突破了2个沉积多年的难题,拓宽了几何理论在预报算子和不动点等方面的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博士管伟光(1964年生)副教授,从事图象处理与分析、计算 机视觉和科学可视化及三维重建的研究,曾参加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中法合作等多项研究,截止到年末已在国内外发表20多篇论文,曾获“亚洲CT十大进展奖 ”、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术骨干”称号,1996年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和省级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欧进萍教授等二人承担的“钢筋混凝土 结构地震损伤理论应用”研究,为减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和恢复震后结构的抗震能力提供了理论,得到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建设部抗震计划项目的资助,受到国内同行专家 的高度评价。(叶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