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
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农业报道方面,仅抗春旱、抗洪救灾方面,就发表记者到一线采写的报道近百篇;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后,集中报 道了各地和全省的大好形势,并发表4篇“大丰收述评”,及时总结取得大丰收的成功经验。针对一些地方盲目乐观、干劲松动的倾向,及时推出了5篇“大丰收后的反思”,剖析我省粮食生 产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对以后农业生产加以指导。
国有大中型企业、农垦、森工、草原、水面改革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对此,《黑龙江日报》通过由点到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典型引路及通过对比用事实说话等方法,进行了深 入报道,全年共在重要位置发表五大改革报道近400篇,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报道中,全面反映了各种改革的路数和经验,其中发表的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深入改革的4篇系列报道,在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年政治思想领域报道的重点。上半年,重点开展了“三大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的报道。《大岭高歌兴安魂》系列报道讲述了许多平凡人可歌可泣的事迹,读来使 人在感动中领会了大兴安岭精神的实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前后,《黑龙江日报》1 版开设了《精神文明建设巡礼》、《黑土脊梁》、《 一把手谈两手抓》3个专栏,2版和4版设立了《三 大精神礼赞》、<文明走进田野》、《都市新风>、《文明新视点》、《百业英杰》等10个专栏,集中报道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同时,还推出上百个生动感人、可读性强的典型事件、 人物报道。报纸连续数日发表消息、通讯、评论、座谈纪要和负责人谈话,报道鸡西市通过寻找雷锋式人物“姜北”开展友爱互助的情况,使“姜北”现象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发表的全 国十大杰出青年、宁安农场造林工人孙俊福、模范法官王恩广、同歹徒英勇搏斗而献身的人民警察宋兆东三个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6年开设的《社会新闻》版,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己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受到读者的好评。94岁老人刘桂兰矢志不渝,终于实现入党夙愿;女大学生江国萍不惧歹徒 就是要讲正气等正面报道,以及《英烈、神龛孰重孰轻?>、《倾盆大雨从何而来》、《读书声、诵经声,声声入耳;教学楼,普照寺,并肩而立》、《再富不能富孩子》等批评报道,在读 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1996年,《黑龙江日报》有一大批报道,引起省委书记岳岐峰等省领导的重视,他们分别做了重要批示,有关部门对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推动了全省工作,还有许多报道得到了中宣部新 闻阅评小组的肯定和好评,《新闻出版报》还撰文,评价《社会新闻版》摸索出一条正确处理可读性和思想性关系,办好党报社会新闻的路子。
1996 年,《黑龙江日报》专刊、副刊进行了改革,办好和增设了指导性、可读性强的《龙江论丛》、《调查与思考》、<金融广场》、《人与书》、《世界纵横》等专页专栏,并开设了 《周末》版。(张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