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区
区委书记:才殿国 1954年8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任现职。
区人大主任:张庆余
区 长:柳昌黎 1948年9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96年8月任现职。
副区长:崔巍德 王志法 杨乃栋 郭景瀚 汪宝康
区政协主席:张 信
【概况】
实现社会总产值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利润总额2540万元,增长38.9%。财政收入2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3%;支出4659万元(含市专项补贴),为调整预算的98.7%,实现了收支平衡。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5.9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建筑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1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8%;实现利税470万元,增长42.7%。市政建设投资235万元,完成了友协大街二期改造工程;扩建、维修道路14条,1.45万平方米;完成裸露地软硬铺装4.6万平方米;新建排水管线2公里,维修养护28公里。
区属工业总产值完成3.723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城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0万元,增长28.1%;乡镇工业总产值完成26850万元,增长60.3%。工业实现利税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全年投放周转金120万元,对名优产品、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完成技术改造10项;实施星火计划2项;开发新产品20项,其中有5项在国家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奖。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7户,超500万元的企业8户,超100万元的企业已达32户。全年共引进资金4390万元,新办乡镇企业72户;工业小区投资总额已达5100万元,进区企业29户,投产24户,新增产值1120万元,新增利税120万元。新办与驻区大厂对接企业32户,新增产值8200万元,新增利税600万元。
农业总收入实现11790万元,比上年增长8.6%。粮食产量1500万公斤;蔬菜产量7440万公斤,其中,秋白菜商品量2890公斤。蛋鸡饲养量45万只,提供商品蛋410万公斤;生猪饲养量达到3.05万头,实现农村人均养猪1.35头。农业基础设施总投放750万元,新建大棚28栋,温室1000平方米;新增农用机械120台(套),新打机电井5眼;大修江南中环路平房村路段1.2公里,改造长胜路北段2公里。全区15个蔬菜生产基地村、6个畜牧生产基地村已初具规模。
商饮服业营销额实现2.43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实现利税1070万元,增长30.5%。投资200万元,改造、装修11家商服网点,新增固定资产240万元。集贸市场交易额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
全区有中学14所、小学26所。投资190万元,建成了面积为2700平方米的规范化新华小学。投资80万元,加强了“731”陈列馆建设和遗址保护。举办了第十五届“卫星城”音乐会,被文化部和市政府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荣获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集体称号。人口出生率为8.6‰,自然增长率为1.54‰,计划生育率99.9‰。
【控制工业污染】
投入环境治理资金1690万元,年内三个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其中,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一号总排污口污水处理工程,投资450万元,增加污水年处理能力200万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总东污水处理站,投资550万元,年处理能力300万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投资690万元,对原有生产锅炉及除尘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年烟尘减量300吨。年内全区工业废水年处理能力达到800万吨,烟尘控制、削减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多渠道筹资780万元,相继建起了6所农村小学校,建筑面积9950平方米。其中,9月建成的新华小学,投资190万元,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高标准规范化小学教学楼已达到4所,全区有2000余名农村小学生进入新校舍读书。
【工农水库扩建工程】
扩建后总库容为31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流量56立方米/秒,净调节水量144万立方米。不仅将为马家沟河城区河道的景观提供清洁水源,而且可保护耕地9000亩,年产商品鱼60吨,为河道两岸哈尔滨市蔬菜基地提供灌溉水源,提高哈尔滨市区及沿河村屯防洪标准。年内已完成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水闸三项主体工程。
【把好四关减轻农民负担】
坚持把好审批程序关、提取比例关、财务审计关及合同签订关,1996年全区提取村提留、乡统筹费占人均收入比例严格控制在上年人均收入的5%以内,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平房区政府办 齐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