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依兰县

  县委书记:何甫声 1945年10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参加工作,1992年11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王 喾
    县 长:王学东 1946年8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参加工作,1992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赵 满 刘兆林 那忠学 王 洪 陈德春 胡殿君 姚 生 王中位
    县政协主席:何甫声(兼)
    【概况】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农业总产值达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乡镇企业产值实现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so%;畜牧业产值实现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2753元,比上年增长24%。粮食总产实现6.3亿公斤,增幅17.8%。黄牛饲养量达到11万头,比上年增长28%。羊饲养量达20万只,比上年增长81.4%,其中绒山羊达8万只,比上年增长1.2倍,形成养、加、销一条龙体系。已建成标准化畜牧专业村60个,发展专业大户4700户,规模化大户92户,建畜牧“一条街”347条。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全县造林7.1万亩,村屯绿化达标82个。养鱼水面发展到3.04万亩,比上年增加200亩;养殖产量1300吨,比上年增加280吨;渔业总产值1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50万元。全年更新大型机车27台,比上年增加1.3倍;更新大型农具54台(件),超额完成35%;购进小型农具814台(件),比上年增加1倍多。大中型农用机车保有量已达1157台,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方1132万立方米。水利集资总额1435万元,投工245万个工日。新打机电井502眼,维修机电井995眼,维修抽水站7处。连续8年获全省“黑龙杯”竞赛先进县称号。巴兰河小区和永发小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完成工程量的90%以上,构造物工程达到了优良标准。预算内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完成97%。技术改造投资额完成1095万元,为年计划的109.5%。全年启动实施四个重点技改项目,已全部竣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县城兴建了4000平方米的商贸城,已投付使用。全县已发展个体工商户5168户,从业人员已达790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3.2%。税收占财政收入的1/6。年末全县城乡储蓄余额达5.23亿元,比上年纯增9391万元。保险公司承保财产险、人寿险总额分别达到870万元和350.3万元。县财政收入实现66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新开发楼房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290万元。二水源工程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了水源、净水厂和输水主干线三项工程。新铺设三条地下排水管道和盖板排水沟。达连河镇小城镇建设模型代表省参加全国展览,被评为二等奖;该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农户住宅砖瓦化率达25%;乡村已上自来水的比例达25.7%;有线电视覆盖6个乡镇达6800户;各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出现了6个电话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高考升学率达到35%。完成了达连河卫生院、珠山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新增诊疗设备14台(件)。计划生育率95.34%,上升了5.43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5.67‰,下降0.4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86‰,下降0.46个千分点。广播电视覆盖面已达97%。已有9个乡镇建成了电视差转台。全县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文明村1个;被重新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村)67个。
    【粮食产量突破6亿公斤大关】  战胜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到6.3亿公斤,比上年增近1亿公斤,增幅达17.8%。公顷单产达5710公斤,比上年增长11.5%。全县粮食总产超亿斤的乡镇7个。
    【兰达有机化工总厂一期工程投产】  哈尔滨市兰达有机化工总厂是全省最大的煤化工乡镇企业。总投资1.5亿元,年可创利税4000万元。一期工程于10月22日投产。年处理粗酚3200吨,生产各种工业酚1800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东山怪坡公园落成】
    1995年底,在哈同公路依兰县城东3公里处发现一怪坡。该坡全长120米,宽12米,呈西高东低走势,三度斜坡。其主要特点是车辆行驶时上坡容易,下坡难。依兰县紧紧抓住这一“怪象”,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投资50万元,兴建了东山怪坡公园,于6月对外开放。省委书记岳岐峰为东山怪坡公园落成题了词。
    【达连河小城镇建设获奖】
    1996年,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依兰县达连河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成绩显著,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依兰县政府办 毛 臣 刁世旭)